第181页(1 / 2)

能否放低姿态而不是急功近利,巴赫的这种心态是林恩乐于看到的,因而他适时地提出建议说:“美国和苏联自身铀矿资源丰富,他们无需从挪威开采矿石,但我觉得他们仍会在这方面加以关注,一定要堤防他们从中摸寻我们的踪迹。一方面,我们可以考虑从其他产地购入铀矿石,另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隐蔽地购入相关的机器设备,或是以此扰乱美国人视线,诱使他们加深对苏联的疑虑,甚至引发新的摩擦和矛盾。”

巴赫终于转过身正眼看着林恩:“这些也是我最近在考虑的。”

为了打开气氛,林恩将“英雄所见略同”这句话译成易于理解的德语词句说出。

巴赫脸上虽然没有笑意,但接下来的语气确实缓和了一些。

“元首认为获取原子弹只是我们重新回到阳光下的一大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要利用现有的资金和人力,在北欧建立新的经济圈和工业圈,从而恢复并增强我们的军事实力。你觉得如何?”

自己一介低级参谋军官,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本该感到惶恐,林恩既高兴又担心巴赫滋生不必要的嫉妒,只好暂且含糊地回答说:“这应该是个英明的决断。”

巴赫一眼就从林恩的表情中看出了他的小九九,他停了一下,叹气,然后苦笑。

“林恩·加尔戈中尉,你也算是我一手提拔出来的青年军官,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和见识,我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和自豪,相比之下,我之前的保守和谨慎让我自己够感到羞愧,若不是元首狠狠点醒了我,直到现在我可能还抱着守成的想法。可笑的是,帝国落到如今的境地,哪还有守成的余地?”

林恩连忙说了具有东方风格的安慰话:“您完全不必怀这样的心理负担,之前就像是地震刚过,新的环境需要时间适应,而您的每一个决定又关系到帝国的命运,稳妥并没有错。”

巴赫苦笑着摇头。

“好了,林恩,说说你真实的想法吧!记得之前一次你来找我,也曾说起过这样的想法。”

在内心底,林恩还是愿意相信这位自己尊敬和仰慕的年轻长官,因为对他人格的了解,也因为临行前的那袋钻石——它没发挥直接的作用,却给了自己心理上的支持。

“好吧,长官,当时只是一些不成熟的思路,经过这一趟,我也想通了很多。我们面对的是美国和苏联这样的强大对手,原子弹确实不足以成为复国的全部基础,我们终究还是要握有一支精锐的军队,以足够坚实的经济和工业作为支撑。首先来说,北欧的地理环境并没有太多的优势,那里太过寒冷,冶金、锻造都需要额外的耗能,寒冬季节运输也存在较大的困难,但有利的条件也存在不少:瑞典的铁矿石,挪威极圈内的优质煤炭(斯匹茨伯根群岛),还有劳动力——当然不是指挪威本地人,而是美军和苏军手中的德国战俘。长官!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以挪威工厂的名义从美军或者苏军的军官手中‘买’一些战俘来为我们劳动,甚至可以邀请他们到挪威来参观。只要做好工作,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问题。您觉得呢?”

巴赫琢磨了一下,点头道:“很好!很妙!林恩……早知今日,我应该给予你连续的破格提拔,让你成为我的得力助手!”

“长官,我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仍是您的得力助手。”林恩适时地给对方送了顶高帽子。

“哈!”巴赫终于爽朗地笑了,但这可不是自恋自大者的骄傲,他端正地看着林恩:“此行之后,你的前途已是不可限量!要知道,这次将你作为行动的首要目标是元首作出的决定。”

这一次林恩总算是真正感觉了一把“受宠若惊”,记得因为战绩突出而接受元首的授勋时,自己压根没有得到对方的正眼一瞧,如今林恩·加尔戈的名字却被他看成了希望所在,真该感慨命运的奇妙。当然了,也得感谢巴赫的如实上报,否则元首也不会知道自己曾准确预言过原子弹的出现。

“潜艇明天就到,你和你的人今天好好休息一下吧!在不穿军服的情况下,可以在这附近随意走动,甚至到港口去转转,这里基本上已经成为帝国的产业了!”

巴赫说这话时,低调平静的语态却更显出不凡之处。

港口规模不大,可原住民少说也有几千人,要买下他们的房屋不难,将他们统统迁走也不难,关键是如何不引起外界的注意。虽是有这样的疑惑,可想到巴赫的稳重,再看他说这话时的自信,林恩也就识趣地收起质疑,但还是问了一个他很早以前就想问的问题:

“长官,能否透露一下……帝国能够动用的资产有多少,这毕竟关系到新经济圈和工业圈的建立。”

“多到你无法想象的程度。”巴赫答道,“战争结束前在德国国内被盟军发现并收缴的,其实有很多都是戈林和希姆莱的私人资产,真正的帝国财富都以各种方式保留下来了。所以……林恩,放开手脚干吧!你会成就一段属于你的英雄历史!”

第95章 元首万岁

世界大战结束已经一个多月,此时距离欧洲战事的告结更达四个多月,战争留给人们的伤痕阴影虽未完全消去,可至少大西洋海域不再是危机四伏的战场。少了盟国舰艇的身影,少了盘旋巡航的反潜飞机,安装有艇载雷达的xxi级潜艇得以在多数时候快速航行于附近没有船只的海面上,林恩来时的六天七夜航程,返回时缩短到了四天五夜,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然而奥本海默和其他物理专家们却根本无心于此。自从见到德国潜艇浮上海面的那一刻开始,他们终于确信自己将离开北美前往神秘莫测的黑暗世界,以至于就像是集体走进了坟墓,一个个情绪低落、萎靡不振。航程中,他们整天呆在潜艇舱里不愿挪步,晕船症状普遍严重,食欲差得一塌糊涂。虽然对他们的状况感到担心,可林恩毕竟不是保姆或心理医生,能开导的话都说了,能挑起他们好奇的秘密也多少透露了一些,见仍没有明显效果,只好任由他们继续颓废。等到了“避难所”,配不配合可就不由得他们自己了。

航程缩短了,这一路上林恩发现潜艇军官和艇员们的精神面貌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艇上的气氛不再像早先那样沉闷肃穆,经常能够听到这些帝国海兵人员哼着家乡小调,军官们在各自岗位上也都是心情愉快的。和他们闲聊时,林恩从他们的话语中能够找到乐观的憧憬,仿佛他们的精神世界正随同沦落帝国重新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