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一个代言人啊!而且是同三关将领们比较熟悉可以谈到深层次问题的同级将领。
“末将愿意走一趟三关,为王爷将大事说定。”郭利用很有把握地对我说道。
转念一想,郭利用果然是非常合适的说客人选。
首先他在清源军中待的时间很长,同晋北三关的将领们有过多次接触,非常熟悉,其次这个人的头脑灵活,思维缜密,有成为一名政客的重要要素,去做这个说客正好可以体现出他的人脉与灵活性。
既然要为我做说客,那就得给他一个合适的名分,可是要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官职?是军职?还是地方长官?这个一时之间我还真的无法确定,于是便向郭利用征求道,“眼下河东路的官职,除了并州与晋州的刺史已经由郑途与石崇义两位大人兼任以外,其余的官职,郭兄你可以任意挑选,在这个问题上,我还真不好限定了你的才能的发挥。无论是军职还是地方官,你尽管开口,回头我给朝廷上一份表章,让吏部行文下来确认便是。这样的话,你去三关也好有个正当的名义。”
郭利用也没有怎么客气,想了一下后便说道,“若是沿用旧的官职,则显示不出王爷你开拓进取的决心,我觉得不如增设一个新的官职,让人耳目一新,也好让三关众将体会到王爷你经营河东路的意图来,这样会增加很多说服力!”
“不错!你这个说法值得推敲!”我听了郭利用的意见后,顿时觉得有搞头,只有将西北军所辖之地的官职变得与众不同,这样才能够增加全体官员们心向平西王府的凝聚力,可怜我以前怎么就没有考虑过,真是失策了。
于是我便任命郭利用为河东路布政使兼任潞州刺史,立刻赐予全副仪仗,将布告发往三晋,同时行文给吏部报备此事,让他们批复,文书上面的口气很平淡,没有表露出丝毫的意向来,只是简单地说了任命之事,既没有让朝廷承认,也没有索取相应的信物。
郭利用领受了新的官职后,带了些近卫,直接向北王三关五寨的方向赶去了,这一次的名义是赴任后视察所辖疆域,整顿地方吏治,顺便安抚边防。
第011章 吃饭问题
平定军那面,虽然投了河北军,但是人马驻地都在当地,并没有一下子涌入河北去,据我的猜测,他们的首领应当是考虑自己的权力是否会因为前往河北后被削弱,以致迟迟不能够做出决定。
而我则考虑到平定军的驻地就在阳曲东部不远,大军来往,也不过是三四日便可到达,他的存在对我在河东路的统治,始终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应当妥善地解决掉才是。只是如今他们在名义上已经归属了河北军,我投鼠忌器,多少得给曹彬留些面子,因此就不能直接采取暴力手段来对付他们了。
“怎么处置,确实得好好考虑一番。”我一时之间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只好先将这个问题给搁置下来了。
接收防务和政务是个非常烦琐的过程,我自然是懒得去费脑筋的,索性一股脑儿将这些琐碎事情都扔给了石胖子,自己跑到了新成立的西北讲武堂阳曲分院里坐镇。
最初的时候,这里跟西北讲武堂刚成立的时候差不多,让一群丘八哥们去学文化,确实比较令人头痛,好在西北讲武堂已经步入了正轨,教官和老兵们也都富有经验了,此时带起这些刺头儿来很有一套,不用我去操那个闲心。
实际上,我情愿没有接收这么多的人马,郭利用手下的六七万人,再加上胡云的人马,以及从各地散落的慢慢归附过来的人马,粗略地统计也有十一二万人,这些人的战斗力虽然不怎么样,一张张嘴吃起东西来可一点儿也不含糊,才接管了不到半个月,就吃掉了我几十万两白银,心疼啊!
半夜睡觉起来,我都是梦见一张张的血盆大口,狂暴而迅猛地吞噬着我那来之不易的可怜的家底儿。这么下去可不行啊!
经过半个月的考察之后,我决定还是得对这些军队进行整编,将人马缩编为三万左右,保留其中的精干力量,而将冗余的部分裁撤下来,效仿当初在西北屯田时所采取的政策,将这些人补充到农业建设当中去。
根据河东路的特殊情况,也可以考虑依靠军队富余人员来建设钢铁及煤炭产业,兴办盐务,扩大制造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养活自己快速发展的目的。
发展产业化建设,一是要有资源,二是要有人员,三就是要有银子,这三样缺一不可。目前的河东路,除了解州的盐业是个肥差外,其他还真没有什么赚钱的产业,主要还是以农耕为主,且灾害较少,农民相对富裕一些,对于放弃土地进行工场劳作的意愿也比较低,如果不是我可以拉出来近十万人马组织大规模生产建设的话,还真有些头痛这些劳动力从哪里来。
启动资金的问题,我看了一下清源军节度使府中的库存,基本上都已经光了,显然是为了养活军队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发动叛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从这一点上来看,赵元礼确实不适合统领一方,更不具备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家领导人的条件,所以他的败亡也是意料中事。
“看来只好向宋迪小老婆借钱了——”我愁眉苦脸地盘算道。
不过很快地,朝廷的特使来到了阳曲。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的特使并非是代表皇帝,而是受宰相吕端所派,前来讨要解盐税务中的盈利,以解同楚王作战中耗费巨大的燃眉之急。
“呵呵,他这也是没有办法了,否则是不会厚着脸皮来要这个钱的!”听到石胖子向我报告情况后,我只是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