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页(1 / 2)

赝品[校对版] 叼狼 2390 字 19小时前

“蜀王啊——”此时我才想了起来,偏远的蜀地,还有一个领兵同大理对峙的大王子,说起来他能够去蜀地还是我给出的主意,却不知道他在那里混得如何?若是好好地,怎么会突然回京师这个是非之地来呢?难道是那里出了什么岔子?

可是回头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

蜀地自成一个小天地,蜀王又有数万精兵在手,兼且物资充足,良将虽然不多,谋士却有阴明雨这样的能人,就算是不能南下进攻大理,自保却是绰绰有余,那他这一次究竟是为了什么才回京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见我有些迷离,老夫人在旁说道,“听说大王子在蜀地搞的很不错,大理也偃兵休战,蜀地大治!最近在皇帝身边称赞大王子的朝臣倒也不少,听说皇帝陛下又有些犹豫不定了!”

原来如此!我立刻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太宗皇帝还真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难怪三次北伐都不能成功,在继承人选这么重要的问题上都飘摇不定,还能指望他做什么呢?我不禁连连摇头。

“方才那人来,说了些什么?”我真的有些后悔赶上了这场风波。

“虽然没有说什么有用的话,意思却很清楚,就是让我们天波府在陛下的继承人选上面保持立场,只要不来添乱就可以。”老夫人说道。

“这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是皇家的事情,咱们犯不上参和。”我点头说道。

老夫人接着眉头一皱道,“不过,韩王似乎对咱家的八妹有些意思,近来经常跑来府上询问,老身有些担心——”

“竟有这种事情?”我不由得一怔,心底下暗自揣摩这件事情的利弊得失。

赵恒这个家伙,是个典型的风流种子,否则也不会被潘美的女儿给哄的五迷三道,作为太宗皇帝的接班人,他在后来可没有干出什么好事情来。

本来太祖太宗打开了复兴中原的大好局面,四十年经营下来,国富民强,兵力也盛极一时,赵恒秉承天时地利,又有一大批中兴名臣辅助,自是应当继承太祖太宗遗志有所作为才是,至不济也要维持大宋的强盛势头才是,谁知道他一上台就耽于逸乐,宠信丁渭和王钦若等奸佞之臣,后期又推崇道教,大搞迷信活动,弄得整个大宋朝一片烟雾缭绕,醉生梦死,后来在萧绰大军南下之时,斗志又不坚决,始开岁币割让之先河,虽然每年送给大辽的岁币相对于大宋的国库收入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影响及其恶劣,自此辽人在气势上面开始占据了有利地位,从此鲸吞蚕食,大宋国力日渐削弱。

可以说,大宋的衰败就是从赵恒开始的。

对于这样一个懦弱无能之辈,我自然是打心眼里看不起的,纵然结交他是出于一时的战略意图,但是我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未来完全维系在跟未来皇帝的私交上,况且,自我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形势已经发生了些须变化,究竟谁能登上皇帝之位还是个未知之数,如何处置,我还得斟酌一番才是。

“韩王在京师中的风流雅望,可是传的很远。”老夫人淡淡说道。

我失口笑道,“娘亲说的是!八妹年纪尚小,倒是没有必要这么早就结亲,我家不分男女,都是英勇善战之人,秉承这个传统,八妹也应该出去历练历练才是!”

老夫人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便有些赞许地回答道,“六儿说的不错!不如就让你八妹也随你去西北走走看看,增加几分见识也好!”

家人团聚,自是热闹非凡,整个下午都在叙谈中度过。

晚宴之后,天色早已一片漆黑,忽然有人来访,拿得是宫中的正四品侍卫的腰牌。

见到宫中之物,我自然不敢怠慢,当下亲自迎了出去。

客人进来之后,我一时之间竟然没有认出来是谁,只看到他脸色有些微微地黧黑,身材佝偻,一绺长须有些花白。

“杨大人别来无恙——”那人见我的表情有些猜疑的样子,便笑着拱手道。

我听得那人的声音清越,颇有一些耳熟,只是还无法分辨出究竟在哪里见过他。

那人见状低声提醒道,“在下在蜀王府中混口饭吃。”

我顿时想了起来,拍着额头有些歉意地说道,“原来是阴先生啊!恕杨某一时糊涂,竟然没有认出尊驾来,不过先生这副形象,可是与往日大相径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