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雷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千斤重担,好在他的年纪也不大,又游走过西北各地,风物人情非常熟悉,将一个呆呆的三皇子赵恒倒也哄得团团转,直到离开西北的时候,还对王石雷的热情念念不忘,最后甚至问我是否可以将王石雷让给他?
“难啊——”我非常无奈地回答道。
“为何?”赵恒非常诧异地问道。
在西北的这一段儿时间里面,我挑选了很多国宝级的文物赠送给他,这使素来喜欢附庸风雅的三皇子非常高兴,因此当我直接拒绝他的提议时,赵恒感到非常不能理解。
“殿下——”我看了看四下无人,故意压低了声音对赵恒说道,“请恕臣直言,韩王殿下是皇上心目中最佳的继承人,将来整个天下都是殿下的,我们这些臣子在哪里不都是魏殿下做事?况且现在以皇子身份结交外臣,并非明智之举,皇上虽然英明,却也忌讳这个,为殿下计,还是让王大人留在西北为好。当然了,这只是微臣的一点愚见,仅供殿下参考,如何取舍,还是要看殿下您。”
“杨卿你是说——父皇恐怕会不高兴?”赵恒有些犹豫地问道。
说起来,我们之间还是有一点点的拐弯儿亲戚关系的,四郎跟他算是挑担,一个娶了姐姐,一个娶了妹妹,都是潘美的女儿,因此他对我也有那么一点点亲切的感觉,更何况我的威名在京师内还是非常能够唬住人的,耳濡目染下,赵恒对我这个少年英雄也有一些潜意识中的迷信。
“那是一定的。”我非常肯定地点头答道。
赵恒自然是不会做出令他老子不满的举动的,因此带着满车的宝贝和西北民众的各种礼物,高高兴兴地回京师了。
在韩王赵恒在西北的这段儿时间里,我充分利用这个大头带来的广告效应,将西北的人事做了大规模调整,整束军队,肃清吏治,削减冗兵,大力宣传屯田的好处和可以给参加屯田的人所带来的好处。
“参加屯田,免税十年!”我提出了一个看似非常大胆的口号。
所有的人多为我的大胆决策吃了一惊,免税这种事情也敢提,这可是皇帝才能做出的决定啊!如果要是有人对我不满的话,单凭这一条就可以将我参上一本,判个欺君罔上的大罪!
可惜,这是在西北,天高皇帝远,各级官吏又刚刚调整,众人也摸不清免税的主意到底是皇帝提出来的还是我私自做出的决定,总之,没有把握扳倒上司的举动是不智的,因此居然也没有人提出异议。
秋风初起的时候,三条大河两侧的数十万亩新开垦出来的田野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参加屯田的人们,将沉甸甸的种子撒了下去,将土銇实,沿着大河修筑了上百条的沟渠作为灌溉的基础。
“明年这个时候,会有多少收获呢?”包括我在内,每个人的心里面都在憧憬着。
第010章 陆军操典
整个西北的冗兵,被我裁撤了一半计八万人马,由于大宋自打一开始就是采用募兵制,因此一年的军费就可以节省下来两百万两白银,用这些节约袭来的财政开支投入到屯田里面,应该可以开发二十万亩良田,再加上从银夏两州搜刮来的赎罪款,基本上够我在西北大展拳脚了。
大宋的财政方略是藏富于民,因此各地的财政收入大部分都留了下来,上缴中央政府的并不多,朝廷直接的收入主要是依赖于盐务及关税,还有一些官营的事业,整个西北的财政收入还是比较客观的,了解了这一点以后,我才明白为什么朝廷并没有多少钱给我充当军费,而西北每年的军费开支又如此巨大了。
削减冗兵的阻力并不大,士兵们都是雇佣军,因此你只要适当地给他们一些补偿就可以打发掉,真正的阻力是在中下级军官们身上,对于这些人而言,一贯养尊处优的日子过不成了,当然会有想法,会有反弹,甚至会造成一些不大不小的麻烦。
我当然不会在乎有人闹事,精兵之道是一定要坚持到底的。哪里有人闹事,就将七郎派过去,也不需要说什么话,弓马刀枪的功夫任选,只要能在七郎手下坚持十个回合的,可以留在原任上,坚持三十个回合,官升一级,坚持五十个回合不败的,俸禄加倍,若是能够坚持一百个回合不分胜负的,直接可以来见我,另有重用。
按照我的想法,地方厢军中自然是应该没有什么精兵悍将的,以七郎的勇武,大部分人都只有灰溜溜地缩回去的下场,事实却也如此,一连半个月下来,七郎来回奔波了几个来回,在各地弹压骚动的军官们,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坚持三十个回合。
西北的军官们面对如此赤裸裸的挑战,心中都很憋闷,可惜自己又没有这个实力来挑战七郎,最后闹哄哄地来到我的安抚使衙门,要求说理。
“说什么理?有什么理可说?”我看了看一溜儿站在衙门外的军官们,有些不屑地说道,“技不如人,还有什么话可说?人就在那里,打得过的加官进爵,打不过的老实回去,本官的事情忙得很,你们就不要添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