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1 / 2)

赝品[校对版] 叼狼 2530 字 19小时前

接到册子的都是银州城中的豪绅,只不过看过册子以后,众人的脸色都很菜,有几个心理素质不好的直接软倒下去。无他,只是因为册子上面记载的都是他们同党项人结交的大事小事,还有资金往来等,如何能不惊得他们胆颤心寒?

“大人,小民有罪啊——”胡天邦看着册子,知道万无幸免之理,索性跪倒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顿时众人有样儿学样儿地跪倒了一片,校场之上尽是嚎啕之声,何其壮观。

待到众人哭了个昏天黑地之后,我方才摆了摆手,制止了众人,不无动情地说道,“唉——本官也不是那不近情理之人!尔等虽然很有一些人同李贼打过交道,却也是无奈得很,倘若朝廷早日就能重视起西北防务,跃马开疆,又岂能容忍些须外族跳梁,使你们有家归不得,有国无法报?说起来,此事的责任也不全在你们身上——”

“大人明鉴啊——”感觉自己已经死了的胡天邦依稀之间听到我这么说,顿时感到又有了一线生机,跪行到我的面前连连叩首不已,如杜鹃泣血,看样子比窦娥还冤。

我很无奈地说道,“也是本官心软,不忍银州城才出战火,又入血腥,因此不惜担了很大的干系,决议将你们暂且放过,以观后效。”

“青天大老爷啊——”

“杨大人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再造爹娘啊——”

“且住!”我看着跪了一地的老不老,小不小,头发花不花白不白的奸诈之徒们,心中虽然有些不屑,可也知道把他们都法办了也不合适,“本官已经把机会给了你们,你们也要给本官争一口气,拿出些忠君爱国的实际行动来!否则到时候朝廷怪罪下来,本官有战功护佑,你们的脑袋可不是铁打的!”

“大人恩德,小人岂敢或忘——”胡天邦知道自己带头的时机到了,站了起来伸出一只巴掌来大声呼道,“为支持杨大人建设银州城,出兵打败李继迁,小人捐银五万两!”

“我们也要捐——”众人争先恐后地冲了过来,纷纷表明心迹。

“不要急,也不要挤!”站在桌案旁边的刀笔客们一面维持着秩序,一面将众人的姓名与捐献数字记录在案。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下子不愁军费没有出处了,我得意地笑了起来。

第009章 屯边大计

银州城光复后的第一阵风波,终于以涉案豪绅们交钱赎罪而告终,在我而言,尽量不影响到银州的正常秩序是首要的,况且又能有不少的进项,可谓是一石两鸟,而对于城中依附过李继迁的众人来说,避免了远走他乡,不必放弃自己的本地的基业,也是划得来的,只是城中的百姓们少看了一场杨青天怒斩卖国贼的好戏而已。

一场交易,总共进帐白银四十万两,喜得我心花怒放。

在西北这个地方,四十万两银子可以做很多事情了,比如说可以支持我的人马半年军费,或者买上几万亩地,再或者,可以购买种子农具等物,开垦一万亩荒地了。

收复银夏两州之后,红柳河、榆林河、芦河以及无定河所覆盖的广阔流域已经尽数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在水资源匮乏的西北,这可算得上是一块儿风水宝地了。

以往由于兵祸接连的原因,这一地区的生产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可以说是民生凋弊,粮食全靠外援,如今我一举收复了大片的土地,党项人也向西越过了广阔的沙漠,回到自己的发祥之地河西,这些无主的土地就体现出它们的巨大价值来了。

早在来到西北之前,我就曾经深入考虑过屯田的问题。

自宋以后,中原王朝对西北的经营可以说是一团儿糨糊,既没有长远打算也没有战略眼光,致使这一地带的党项人、鲜卑人、回鹘人以及其他一些胡人不断地向南侵吞,长城的控制全都失掉了,单靠关中险阻的支撑,始终是弱了一些,更可惜的时,一旦以党项人为首的西北异族同契丹人为代表的北方强国联合起来,再加上西南方吐蕃人与大理的威胁,可以说大宋朝除了面海的东南面之外,到处都是处在战火的边缘。

站在战略的高度看,我现在要做的不仅仅是屯田西北,防止党项人向东向南侵入,更重要的是,要将东北方的契丹人与西北方的党项人彻底隔绝,使之不能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就是对中原的最大贡献。

夏州以北,便是苍茫大漠,人兽绝迹,以西,则是洪州、盐州,瀚海,再往西,就是靠着黄河的贺兰、怀州、静州等地了,总体上来看,只要沿着黄河继续西进,便可以将西部逐渐收回到治下。

可是这一切的基础,便是屯田。

只有得到充足的粮食和后勤支援,才有可能把这一切都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