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言立刻知趣地告退,打道回府。
我出宫之后,太宗的书房里面,从阴暗的角落里面走出一个人来,非常的年轻,长像倒与太宗皇帝有七分相似。
“父皇何必这么看重一个后生晚辈?”来人皱着眉头问道,说话的声音很是清朗。
太宗用手指揉了揉太阳穴,有些疲惫地回答道,“元休,你来了!”
来人正是太宗皇帝的三子元休,不过十七八岁上下,深得太宗皇帝的喜爱,被授为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韩王,而且太宗很有册封他为太子的打算,只是担心他年经太轻,压不住阵脚才没有公然提出此事,不过这也是迟早的事情。
据说元休出生的时候,天有异像,满屋子有红光出现,而且他的左脚脚趾上面生有天然的“天”字印记,自幼聪明睿智,过目成诵,太宗一向以为这是上天赐给自己的继承人,因此虽然大皇子也很精明强干,却被打发到了外地为王,只留下元休在自己身边学习治国之道。
“这帝王之术,你还要多加学习。”太宗皇帝耐心地教导说道,“我大宋并不缺乏良将,也不缺乏文臣,身为王者,你要掌握的是制衡之术,这就好像是在森林之中玩火一样,稍微不慎,便会引火焚身!可是你又不能把火给浇灭了,否则恶狼就会来吞噬你!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来体味了!”
“多些父皇指点,元休明白了!”韩王元休若有所悟道。
太宗皇帝接着说道,“西北军务,对我朝尤为重要,因此这个所派之人也要精挑细选,否则一旦挑选错了,便是养虎为患啊!”
“既然如此,何不选一皇族制衡西北?”韩王元休有些奇怪地问道。
“哈哈——”太宗皇帝看这韩王元休笑了起来,“皇族?若是真的派皇族去掌握了西北军政,还有我儿你的好事?”
韩王元休恍然大悟,直道惭愧!族中之人,若不是自己的叔父,便是兄弟,这些人自认是龙种,都有不小的政治野心,一旦掌握了大权,难道还会将自己放在眼中?不由深深地佩服起父皇的英明神武来。
太宗皇帝笑了笑后,又拍了拍手,从后面走出一个黑衣人来。
“你去准备一下,安插几个人随同杨延昭去西北,一是要保护他的安全,另外——你是知道怎么做的吧?”太宗皇帝对那黑衣人吩咐道。
“属下明白。”黑衣人的声音冷的像冰一样,听不出任何的情绪起伏,就连太宗皇帝也微微地皱起了眉头,有些不适。
韩王元休却很得意,因为他又从父皇这里多学了一招儿,那就是除了对封疆大吏们恩威并施之外,在他们的身边安插必要的耳目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003章 战略转移
怀着复杂的心情,我回到了天波府。
我并非不知道太宗皇帝心里面打的什么算盘,又打又拖,无非是恩威并施,既要利用我的才智武功平定西北消灭党项人的叛乱,又要我牢记着他的恩典不能起异心,枢密院副使虽然不止一位,可是这样的位子也不是想坐就能坐上来的,很多人尽管早早地就成了节度使,可是到老也没有登上这个位子。
可惜我这个脑子里面充满了远超时代思想的家伙,并没有多少忠君勤王的概念,以前之所有蛰伏不动,只不过是时机未到而已,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处处被人掣肘,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确实比较悲哀。可是如今就不同了,一旦让我在西北站稳脚跟,坐拥雄兵,占据坚城,以黄河为险阻,拥关中沃野之地,大举发展煤铁,发展工商业,可进可退,到时候就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了,天下英雄,舍我其谁?
沉寂多日的天波府又热闹了起来,许多久不来往的客人听闻我被皇帝委以镇抚西北的重任,并且挂上了枢密院副使的头衔,立刻向闻见肉腥味儿的苍蝇一般蜂拥而至,车马几乎堵塞了整条街道,真正是接踵摩肩挥汗如雨,我不由得大叹人心不古,所谓古人厚德仁心,不过是儒生们一厢情愿杜撰出来的谎言而已。
“少爷——少爷——”
我才进家门,就听到有人喊个不停,抬头看时,却见是个小丫头,容貌生得很是标志,小家碧玉那种,可是我却没有什么印象。
“少爷,老夫人请你过去。”小丫头有些脸红红地看着我说道。
“嗯,知道了!”我点了点头,向里面走了进去,忽然之间想到了什么,回头问道,“你是婉儿?陈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