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闻言,点了点头,道:“子度之言,我也明白,只是关云长乃是主公义结金兰的生死兄弟,我若是不救,只怕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啊。”
孟达闻言长叹道:“将军光想到情理,却想没想过,你现在自身的立场?”
魏延闻言一愣,似是有些不明所以。
孟达摇了摇头,无奈道:“我的魏将军啊!你乃是军中上将,可为何如今会蜗居于这上庸山城之所?还不是因为汉中一战,您屡次交战不利,以至于有今日之事,您想没想过,一旦你出上庸之兵,败北给袁尚,其后在因此丢失了上庸,您在主公面前如何交代?只怕到时候,您连偏安一所山城的资格都没有了!关羽是主公的生死兄弟,他无论怎么失败,都不会有大事,可您,不一样啊!”
孟达一番话,犹如慕辰警钟,重重的敲击在了魏延心中,令他的脑中骤然清明。
是啊,关羽可以败,但是我魏延……事到如今,我是真的不能再败了!
孟达见状,心中暗爽,面上却是郑重道:“当然了,若是不出兵,只怕主公那面会有所怪罪,在下倒是有一计,就是将军假装出兵,去救援关将军,不过我料以袁尚之智,必然会料定上庸会有援助兵马,当会派兵拦截,将军若遇袁军阻拦,稍战即走,不多做拖延,这样既在面子上过得去,又不会折损上庸的兵力,将军您看如何?”
魏延闻言,重重地点头,道:“此言甚善!”
……
……
次日,魏延即召过马良和廖化,说自己即日便会发兵,援助关羽,只不过上庸兵少,恐怕难敌袁尚和孙权两大豪强,让他们作速前往成都,请刘备出兵相助。
二人一听心下大定,急急忙忙的奔赴成都去了,却不知魏延和孟达,早就准备做出佯救的策略,却不打算真救。
至于荆州方面,关羽派遣伊籍前往南郡,与孙权沟通,不想连孙权的面都没见到,就让周瑜一顿连讽刺带挖苦的给赶了回来,关羽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刻收拢荆楚残部,南下攻打荆州!
若是面对别人也就罢了,偏偏总督荆州大事的,乃是东吴的赫赫名将周瑜,关羽回攻荆州,不但寸功未建,且还数战失利,几次被劫杀,进退维谷,难以为继。
而这个时候,袁尚的北方大军,也开始进入到了荆州境内。
斥候将消息带给袁尚,袁尚的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反倒是他身边的司马懿摇头长叹。
“关羽啊关羽,虽恐有绝伦武将之名,怎奈秉性实在太傲,打从周瑜夺下南郡的那一刻起,荆州之事就已是不可为了,他不遁走蜀中,怎么就是一意孤行,还执意回来攻打呢?如此一来拖延了时间,让我军和东吴军两方布局,如今他再想离开,只怕就是难入登天了。”
袁尚闻言微微一笑,道:“刘备和关羽,都是当世人杰,若说他们没有本事,只怕是冤枉了他们,可在遇到诸葛亮之前,他们却一直是居无定所,无有所成,你可知道为什么?”
司马懿略微一想,便知袁尚之意,道:“因为他们虽然都是战术大家,却非战略大家,战术与战略,一字之隔,却差之千里。”
袁尚点了点头,道:“不错,无论多么高明的战术,却不能改变天时与形势,荆州之势已是不可逆转,但关羽自侍傲气,在这样的绝对实力面前却依旧不肯低头服输,虽然有骨气,却最终逃脱不了败亡的结局,周瑜若是真有心杀他,此刻的关羽只怕都被杀刮一百遍了。”
司马懿闻言笑了:“周瑜不是白给的料,荆州之地可取,但关羽的性命却是万万不可取,此事,却是有点棘手。”
袁尚闻言冷哼一声,道:“放心吧,一点也不棘手。关羽最后必死在东吴手里,我跟你拿性命保证。”
袁尚兵马继续南进,路上斥候不断向其禀报战况。
此时的关羽,手下兵马已是不足数千之众,且多有伤在身,战力几乎衰竭,而许多零散在荆州各地的士兵,几乎都被周瑜招了过去。
周瑜入驻荆州之后,所下的第一条律令,就是以东吴民众之法待荆州民众,不得妄杀一人取一物,原任官吏,依旧各职,诚可谓是三军震肃,尽得民心。甚至对于降卒,还尽皆提高待遇,分以粮食,荆州各部斗志丧失,军士纷纷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