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页(1 / 2)

……

洛阳,徐庶府邸。

刘协东征,负责总览洛阳政务与防务的人,一个是徐庶,另外一个乃是卢毓。

自打袁尚将檄文遍布天下后,二人的心情就一直不是太好,如今又听闻赵云领关中军十余万前来兵谏,二人的心更是如同火上浇油。

依照徐庶看来,这次兵谏的机会可谓是千载难逢,赵云一定会火速进兵,如此自己在长安和洛阳的这段道路上,就可以设计破之,要么火攻,要么伏兵,怎么地也可以先折一折关中军的锐气。

但徐庶万万没想到,除了让马岱迅速的破了己方在渭水的布防之外,赵云大军的整体行军速度犹如龟速一般,行军缓慢不说,且是稳扎稳打,让他丝毫找不出一丁点的破绽。

这一点对于徐庶来说确实很头疼,他不怕敢于冒险,烽火如雷的将领,因为那样的人想的在全面也一定会有破绽,可是面对一个行军严丝合缝的将军,徐庶的智计再高却也是无可奈何。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说的就是这个理。

……

……

而也就是今天,赵云的信使则是敲锣打鼓的来到了洛阳城,将赵云的那封亲笔书信上呈给了徐庶。

当然,与其说是给徐庶,倒不如说是给刘协。

因为那信函乃是一臣子之名,对天子进行的上奏。

上面的内容无外乎他们这些汉臣对刘协赦免李儒,敕封拓跋力微的举动表示多么多么的不满,表示多么多么的悲哀,表示多么多么的痛心。

上书的最后,言之己方此番前来兵谏,实乃是为了大汉的安危着想,并对天子提了三点要求。

一是恳请天子收回成命,取消赦免李儒的诏书,驳斥拓跋力微的燕王封号。

二是请天下下诏罪己,对天下人以及汉民诚恳的道歉。

三是请天子移驾邺城,由大司马大将军袁尚辅助天子,匡君辅国,治理天下云云……

看完了这封诏书,卢毓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道:“这赵云到底在想些什么?三点上奏,第一点也就罢了,第二点和第三点陛下绝对不会答应的!下诏罪己,那就是承认这件事陛下做错了,到时候天家威望何存?而迁都邺城更是荒谬之说,无疑于羊入虎口,陛下岂能为之?”

徐庶将赵云的那封上书看了好几遍,接着仰天长叹,摇头道:“赵云当然知道陛下不会答应,他也没有指望陛下答应,他这一手,是玩给天下人看的……”

卢毓闻言道:“什么意思?”

徐庶苦笑一声,道:“就算陛下此刻声望大跌,但他毕竟也是天子,兵谏之举,着实大逆不道,赵云若是一来就强攻洛阳,势必会令天下震动,士子厌恶,动摇袁氏的名望根基,故而他先玩一招先礼后兵!”

卢毓闻言似是有所明悟了:“如此说来,他是要以此法绝天下之谤?”

徐庶闻言苦笑道:“正是如此。”

卢毓想了想,道:“那咱们不理会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