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1 / 2)

然而,当兵马抵达了青州与冀州交界处的平原之时,却是出了一个大麻烦。

只因这平原县内,有着一位重要的人物,不允许平原县令出城投敌。

这人不是别人,姓王名修,北海郡营陵人,乃是青州别驾,为人正直,此番离了临淄城前往各地督查农务,却是正好赶上袁尚领兵偷袭临淄城,因而不在一众俘虏之内。

王修为人刚直,素重义气,如今见自己主公被袁尚活捉囚禁,虽然知道袁尚是河北的正主,但心中亦是有气,虽是一介文人,却也舍得一身剐,不惧吕旷,吕翔等人的一万大军,下严令不允许平原县令出城投降!

平原县令姓黄名康,并不是什么大贤大能之人,虽然想投降,却又惹不起王修,故而只得唯唯而应。

汪昭在平原县外喊了一天城门,却见连个动静也不曾有,不由的有些不淡定了!

自己奉命说服各地守城将官,各地各郡都已是应了自己的面子,闻风而降,偏偏这小小的平原县兵不过数千,将不足五六个,也敢逆天而行,在此给人添堵乎?

汪昭随即请命吕旷,吕翔二人,将一万兵马陈列于平原县外,汪昭自己为先锋,披挂持矛叫阵,单挑那没有眼力见的县令黄康下城一决雌雄。

这一下子,却是吓的黄县令有点拉拉胯,大小便都失禁了,急忙奔回太守府,请王修王别驾给他拿个主意。

王修虽然有才干,怎奈却是一介文官,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那种,不通兵事,找他也没了办法。

一个平原太守,一个青州别驾,正在屋里急的不行,却突听有人传报,说是平原府丞奉命前来参拜黄太守。

少时,那平原府丞走进厅来,王修抬眼看去,却见此人双眸有神,一身儒雅装束,年纪很轻,面白无须,相貌颇为俊俏。

平原府丞见了王修和黄康太守,并无二话,只是微一拱手,道:“听闻青州逆将汪昭在城外叫阵,在下不才,愿替太守出阵,一战生擒汪昭,击溃吕旷吕翔一万敌众,如若不能,甘当军令斩首,还望太守成全,令在下前往建功!”

第一百五十二章 先登

青州,平原城外。

袁军磨刀霍霍,排班布阵,形成四个方圆的横向阵与六个凹凸的纵向阵,在平原城外的百丈之地开外排开阵势,其后由吕旷、吕翔压阵督军,一千骑兵为先,重甲和弓弩手在后,杀气腾腾,矛戈森森,兵锋所向,直戳平原城的大门!

汪昭得得瑟瑟,胯下骑着一匹褐鬓马,手中丈二钢点长矛,威风簌簌,很是风骚的在军阵与平原城之间的空地上高声叫嚣,嘴中不干不净的,单挑平原县令黄康出阵与自己决一死战。

也不得不说汪昭这厮很不要脸,平原太守黄康乃是文人,举孝廉出身,虽学君子六艺,可惜却手无缚鸡之力,平日看见血都能晕过去,更别说是上阵杀敌了。

汪昭乃是青州名将,如今单挑一个儒生出手,表面上虽是威风凛凛,可在双方的众人眼里,实则是节操掉一地。

汪昭正在平原城门口高声叫骂,突听城门“子嘎子嘎”的缓缓而开,但见平原城内的兵将按部就班的蜂拥而出,在城下列队,摆开长蛇的阵势,为首一年轻小将,手提一柄长环刀,坐下青鬃马,亮盔鳞甲,风度翩翩,望之颇有些儒将的风度。

汪昭不识得此人,将手中的长矛一摆,在场中拉开阵势,遥遥的一点来将,高声喝道:“汝乃何人?可是那平原县令黄康乎!?”

年轻小将面色古井不波,一夹双腿,将战马驶至两军中的场地,冲着汪昭微一拱手,道:“平原县令黄公座下县府丞,今日斗胆,特来前阵向汪将军请教,还望将军海涵,能够指点一二,在下感激不尽。”

“平原府丞?!真的假的?”

汪昭面色诧然,上下打量着那小将好久,方才“噗嗤”笑,差点没喷出吐沫。

“你们平原县没有拿得出手的人物了吗?居然派一个府丞出马,府丞乃是从属文官,也能上阵杀敌?你也不怕让人笑掉了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