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页(1 / 2)

沉吟了一会儿,就打发了下人招呼人进来。

自己则在孙尚香的服饰下穿了正服,等候来人的到来。

“孝直为何这身打扮?而且还从偏门而入?”看着穿着一身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服饰的法正,刘正笑着打趣道。

“谋反之事,密则成,疏则败。道理简而易懂。”法正一脸正色的回答道。

“喔。”刘正耸了耸肩,这话听着有些熟,跟自己对张松的劝说差不多。张松那人谋事不密,最终导致身败家亡,与法正有些差距。

玩笑话一两句也就足够了,刘正收敛了笑容,沉声问道:“孝直既然从偏门而入,所谋应该重大,请说。”

含笑点头,不过法正却是不答反问,道:“昌邑侯可知刘璋与群下诸臣一起在谋算你?”

刘正一愣,继而一笑道:“那是老黄历了,美色,珠宝,豪宅。一样样的,我都厌烦了。”

“昌邑侯如此想,但是他们却不这么想,他们应该是认为条件不够,这次却是出了一样连昌邑侯都不能拒绝的物件。”法正轻摇头,道。

“什么物件?”刘正奇道,其实心中却隐约有了答案,一个清纯的女子出现在了刘正的脑海中。

“艳冠成都的吴家小姐。”法正道。

就算是心中再怎么晓得答案,听到法正清楚的道出,刘正还是忍不住哈哈一笑,道:“孝直也太小瞧我了,就算是那吴苋再怎么美艳,岂能比得上功名利禄来的更加有诱惑力。就算刘璋一计不成,再生一计,许以功名利禄诱我投他,那也先看看他刘璋有没有那种资格,与大王相比,刘璋太黯然失色了。良臣则主,这句话,想必孝直应该比我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吧。”

法正眉头一挑,听出来了刘正话里的意思,他投奔刘备,是良臣则主,而现在刘正自己已经遇到明主了,岂会投奔刘璋这个庸主?

这一点,是他们两人于刘璋的那些手下们最大的不同,在黄权等人的心中,刘璋则是仁主,比刘备强。

“我自然是相信昌邑侯的明断,断然是不会选刘璋为明主的。”法正笑着道,随即又摇了摇头,看着刘正,眼中射出了无比明亮的光芒,道:“但可以将计就计啊,他刘璋想接着吴苋拉拢昌邑侯,但昌邑侯也可借着吴苋拉拢吴懿啊。吴家身为东洲士中的有名人物,作用不可谓不大。”

东洲士这个称号是刘璋父子统治下的官僚中的一股势力,当初刘璋父亲刘焉坐领益州的时候,手底下有一些从外边带来的谋臣,但益州官僚中更多的是一些本土的士族还有豪强。初来的时候,因为势力不大,刘焉自然有些束手束脚。

后来因为雍州等地大乱,数万百姓从汉中入益州,刘焉收敛了这些人,号称东洲士。才得以与益州的本土势力叫板,连杀了豪强十余人,甚至连平叛乱有功的将领也杀了无数。这坐稳了益州,权势滔天。

这是刘焉的权谋,其实在刘正看来,这一杀,杀的太厉害了,后遗症无数。到了刘璋统治的时候,一些本土豪强出于仇恨。仗着势力反对刘璋的通知。

很大一部分的牵扯了益州的力量,使得张鲁乘虚而入。

不过这些都是刘璋头疼的事情,到是法正说的拉拢吴家,却让刘正眼前一亮,刘焉仗着东洲士坐稳了益州。

东州士的力量不可谓不大。而吴家也是东州士中的翘楚。拉拢了吴家,这好处不计其数。历史上,刘备就是出于这种目的,才选了吴苋作为皇后,通过吴家,来安抚这些东州士巩固他的统治。

由于吴苋的身份太过耀眼,刘正险些忘记了这一点。

“这件事,我会多加考虑的。”刘正痛快道。按照法正的意思,其实是他干脆纳了吴苋,但是刘正前些天刚答应了孙尚香,不打那个纯情的小女子的主意,也就没那个心思。

但两人不是还有个师徒的名分在吗,关键时刻还是可以多加利用的。何况,他也清楚吴懿不是张任,严颜这些刘璋死臣。历史上,大战一起,他是早早的投降了刘备的。

清楚了吴懿的底线,操作起来就顺畅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