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页(1 / 2)

因此周瑜的声望也仅限于东吴。但是刘正却清楚,有周瑜这个大都督的存在与否,对于东吴意味着什么。

不谈这个顶梁柱的支撑作用,就说说,周瑜死后,东吴就真正的进入了和平发展期,在吕蒙与陆逊没出现以前,东吴与蜀国养或者是曹魏势力,都只是小规模的摩擦居多。

像夷陵之战这样的大战,根本没发生过。

因为接替周瑜的人是鲁肃,是一个真正的战略家,赤壁之战的背后功臣,他的眼光不仅限于局部战场,而放眼整个天下。

唯有连蜀,才能抗曹。

周瑜挂掉了。这个消息,只停留在刘正的脑子里瞬间,算算时间,周瑜死的时间,也差不多了。

只是他自己先前忽略了而已。

接下来,或者是接替了周瑜的鲁肃才是重点。

意味着现在的楚国,在鲁肃没死之前,都可以腾出手来争夺益州。

而且,现在的楚国也不仅仅是历史上那个只割据了荆州三郡的蜀国,而是割据了差不多整个荆州的大国。

疆土千里,有足够的纵深,也有足够的人口。

一瞬间,刘正的脑子里闪过了这些东西,要不惜代价的,继续维持着鲁肃的连楚抗曹的这种想法。

看了眼刚才还言语犀利,现在却显得有些垭口的简雍。

又扫了眼刘备。既然在刘备召他们这些臣子来的时候,就已经于鲁肃商议过了,那显然刘备早已经知道了周瑜身死的消息。

怪不得先前刘备的脸上肃然的很。但是。只扫了一眼,深知刘备的他就清楚的看到了刘备眼中隐藏得很深的那一抹喜色,还有一些犹豫。

这些犹豫是什么?刘正心中一震。就在此时,似乎感受到了刘正的目光,刘备微微的转过头,看向了刘正。

眼中带着询问,还有些莫名的味道。与刘正眼中所表达的相同的味道。

对视了一眼之后,刘正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心里暗赞,刘备果然不愧是枭雄,就算是没有刘正朝前的眼光。也能从这些消息中摸索出了些门道,周瑜的死所带来的效果,他显然是想到了一些。比如说,刘备清楚的知道,周瑜的死,就算是不知道有鲁肃这个鸽派接替,想要选出个有威望的大都督,一个有实力在抗衡曹操的同时,又要进攻楚国的大都督没几年是不行的。

也就意味着。楚国暂时安全了。

既然如此,刘正就猜测刘备犹豫的是,该不该收下东吴大军收缴的那些辎重,那匹庞大的辎重,确实是价格不菲。

但刘备应该肯定,在死了周瑜之后,这匹辎重,只要楚国表现的强横一点,孙权也得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吞。

但刘备的潜意识,或许认识到了,或许在这个时候退一步或许会好点。

揣测中,刘正与刘备对视了这么一眼。也看到了刘备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大王,周大都督既然已经归天,那是非恩怨确实不可牵扯太多。”

“东吴去大都督犹如去了木梁,又恰逢大军损失惨重,如曹贼有意伐吴,那江东危矣。如此,收缴的曹军辎重对于东吴来说尤为重要。还请大王明鉴。”诸葛亮缓缓的起身,伏于地上,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