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页(1 / 2)

也是个好母亲,好妻子呢。

打量了片刻,刘正就收回了眼神,笑着道:“你呀,别管外边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了。有一大帮子人在为我兄料理着呢。出不了纰漏的,何况。”

说着,刘正伸出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道:“何况,你也真是太看得起我了,那些琐碎事我干不了,只有出出主意的份。”

微微的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水,薇姿的脸上添了些笑容,摇着头不同意道:“不是薇姿太看得起将军呢,是将军让皇叔看得起,让这很多襄阳士子看得起才是呢。”

刘正闻言,有些囧,当初在襄阳,他靠着一手好字混了好大名声,差不多每天都有士子前来拜访呢。

有那么几次,邓艾前来给老子请安都没挤进来呢。大门小门的,堵了一大片。

当初满襄阳的人都赞叹刘正的字有风骨气节,现如今,北边大战将起,刘正却弃了稍微安稳的襄阳城,而义不容辞的北上投奔刘备。

所谓观字能品其性。刘正如此作为,正应了他那一手骨气冲天的字体。满身傲骨,不愧是汉室之后。

这些天,虽然地界上都不安稳,但还是有很多襄阳城中结识的一些士子文人,托人带了很多书信,劝他远离了这杀伐之地的呢。

不过这些士子文人嘛,说话自然不会这么赤裸裸的,都是非常非常委婉的劝说,一句一句说得都是引经据典的。

反正就是劝说刘正远离是非之地呢。

“哈哈,就是你太看得起我了,得了,你呀还是呵护着你的大将军儿子吧,我先出去透透气。”刘正笑着,这前脚还没踏出,这手却莫名其妙的点了点薇姿那光洁的额头。

薇姿面色一震,继而是一红,眼都没瞟刘正一眼,就低下了头。一丝嫣红,却迅速的延伸了下来,划过她白洁的颈间,一直延伸到了衣服内。

明艳动人的薇姿何曾有这样的小儿女羞态,让一旁同样呆住了的刘正看得有些愣神了,不过也只一瞬间,刘正就转身走了出去。

这个时候,留下只会徒增尴尬而已,说一些道歉的话语,更是白痴行为。还不如走了了事。

也不知道这只手是怎么了,浑然天成的,就点中了那里。真美啊。

也没什么事情做,刘正在外边冻了冻,让自己清醒了一下,沿着过道,就往自个儿的书房走去了。

到了书房,刘正正正经经的跪坐着,手上拿出了两卷竹简。要不是薇姿将起了襄阳那边的趣事,刘正险些就忘记了呢。

这些天,陆续给刘正寄来书信的,也不全是劝说刘正远离是非之地的。有的却是很有风骨豪气的。

这两封书信的口气都差不多,反正都是敬仰刘正的话,末了还什么什么的。反正不认识,但却闻刘正名声的人吧。

当初,这两封书信上的落款让刘正有些呆了呆,居然是马良还有蒋琬来的信。

刘正的名声,反反复复的,想当初顶着浮夸之名北伐一场,后来去了襄阳后,邓家的一些丑闻也开始被人提起,他的名声就和了下稀泥,变得有些不咸不淡的。

一直到刘正靠着一手字体名声再次大震,再到横行新野,落下了飞扬跋扈,刘备宠臣的话语。

起起落落的,就像是过山车一样,没消停过。

但有些人却能从中问道一些不同的味道,从谣传中找出一丝不同的东西。马良,蒋琬。

捏着书信,刘正的嘴角翘了翘,这马良也罢,蒋琬也罢,现在都还很年轻呢,有骨子冲劲,比那些只知道避祸荆州的士子文人都要血气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