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再发两枚鱼雷,直接送俾斯麦下去。”许巍点点头道。
台风级攻击核潜艇的技术数据:水上排水量6500吨、潜航排水量8100吨、极限潜深380米、全长100米、全宽135米、动力系统单座压水反应堆、单轴7叶螺旋桨、水上极速20节、水中极速33节、乘员72~100人、鱼雷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650毫米鱼雷发射管、拖曳线列阵甚低频声纳、低中频型主被动搜索跟踪声纳、惯性导航、静电陀螺仪、卫星导航(间谍卫星)、无线电定位仪等组成的综合导航系统、甚低频拖曳浮标天线、极低频拖曳浮力天线、搜索雷达、测向仪、敌我识别装置,作战情报指挥系统,水下连续潜行时间两个月。
台风级采用了良好的水滴状外型,在艇体结构上为双壳体。里面一层为耐压壳体,用合金制造。合金的耐压壳能保证台风级在深达380米左右的海底安然无恙。当今全世界能够打击到水下潜艇的武器,最高深度也才两百米,一旦下潜到四百米,将没有一款武器可以威胁到台风级潜艇。
从艇腊至艇艉共分有7个耐压舱:武器舱、指挥舱、前辅机舱、反应堆、后辅机舱、主电机舱和尾舱。它们严格按照不沉性标准设计,加强了全艇的抗沉性。通常一个舱进水,其照样能执行战斗任务,两至三个舱进水,潜艇还能在海上漂浮数小时,以供艇员逃生。
台风级核潜艇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航速较高,水下最大航速达到33节,水下机动性好。二是采用先进的压水堆,水下噪声低,而且拥有更大的自给力。三是采用耐压结构和材料,潜深大。
而台风级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载弹量大。水下九千吨的排水量,绝对是全世界第一艘如此庞大的潜艇,常规情况,备鱼雷八十六枚,最高可携带一百二十四枚各型号鱼雷。
当初陈绍原本要多造几艘,但后勤维修保障方面,让他打消了大量生产的念头,到头来,他也只生产了四艘这样的潜艇。当陈绍得知这样的一艘潜艇每年的保养费用,一直都很稳重的他,都差点骂娘了。
当然一分钱一分货,贵是贵了点,但只要物超所值就行。如今这一战就是最好的证明,俾斯麦再次中了两枚鱼雷,这回舰体完全倾斜了,并且也开始慢慢的沉没。
“打掉了一艘,现在去把威尔士亲王号干掉,一边都打掉一艘,这样才公平,嘿嘿!”许巍嘿嘿一笑,随即命令道:
“调转方向,朝威尔士亲王号全速前进。”
在距离威尔士亲王号不到五千米的地方,许巍下达了攻击的命令:“一至四号鱼雷,同时发射,目标威尔士亲王号。”
“距离5海里,角度偏东十二。”雷达兵道。
“鱼雷准备完毕,可以随时发射。”鱼雷管长道。
“那就别客气了,趁着这里附近海域都没有其他舰只,干掉它。”许巍道。
威尔士亲王号上不少盟军水兵正在看着远处突然间爆炸的俾斯麦,很多人都是一脸的莫名其妙。这里又没有别的盟军舰艇,难道是大火烧到了弹药库?引爆了炸药,才让那个乌龟壳自己从内部破掉了?
而不管是什么原因,这样的场景是所有盟军士兵都乐意看到的。之前胡德号的结果让他们大惊失色,他们也没有办法无奈退出战斗。原本还担心对方追击,现在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让我们都兴奋不已。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结局了。
然而他们还没有高兴多久,只觉得船体一阵剧烈的晃动,很多人都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便去见他们的上帝了,至于死后会不会真的到天堂,那就不清楚了。
继俾斯麦之后,威尔士亲王号也被四枚氧气鱼雷击中,突然而来的爆炸直接将这艘战舰拦腰折断,快速的沉没。致死他们都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消灭了这两艘战舰,给辽东号的功勋簿天上了浓厚的一笔。但许巍并不满足这样的战绩,而且他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很清楚,在这片大洋中,德国和盟军的海战还在继续。只不过海战过去的时间久了,现在都分散开,寻找各自的对手。此刻这片海域上,到处都在战斗中,隆隆的炮声远远的都能听到。
在许巍的命令下,辽东号如幽灵般的奔袭在各个正在交战的海域。在保证隐蔽自己的前提下,寻找着攻击的机会,尽可能的削弱双方的力量。
之后交战的双方,都能遇到莫名其妙的攻击,然而双方都没有多想,把攻击的源头放到对方身上。至于鱼雷,他们不是没有想过,但谁也没有发现鱼雷的踪迹,反而是对方的炮弹在不断的朝自己飞来。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很美妙的误会,这个误会也导致了战斗越来越激烈。因为双方的指挥官时常可以听到己方又有一艘主力舰被击沉,这让所有人都打红了眼。
不消灭对方决不罢休。
交战双方从白天达到黑夜,再从黑夜达到黎明。当所有人都感到深度疲劳时,也都渐渐的清醒过来。此刻交战海域已经布满了战舰残骸,双方主力舰已经没有任何战斗力了。而那些巡洋舰和航母,全部完蛋了。
此刻已经打不下去了,等弹药都消耗完了,便有默契的各自撤退。而当双方的指挥官看到自己现在的舰队,都是一脸的死灰。
然而还有一个人在这片海域中大笑,那就是许巍。一天的时间,潜艇上的鱼雷已经用得只剩下四枚了。而他的战绩,绝对可以称得上辉煌两字。如果要不是双方都打急了眼,忽略了一些的细节,否则,他绝对没有如此巨大的收获。只能说是天时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