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1 / 2)

这场移民浪潮整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上千艘大大小小的船舶参与了这次移民。直到过年后两个月才结束。

……

在双方密谈结束后,这件事也算是平息了下来。

年关将近陈绍也开始为过年的事情忙碌起来,今年是开国的第一个过年,意义非凡。

陈绍要参与的活动也有不少,明年各项基础建设计划也要开始规划,所以这段时间以来,陈绍又开始天天待在御书房。

一天的时间在忙碌中悄悄流逝,等陈绍批阅最后一份奏章时,黄昏已然悄悄的来临。

看到奏章上罗列的一大堆姓名时,陈绍的眼光再次泛起了些许杀意。

这上面的东西都是之前日本的战犯,还有许多作恶多端的在华英法侨民,过年后,这些人都要开始接受审判,到时候定什么罪就看他们造的什么孽。

至于审判的法律,都是依靠中华帝国宪法来的,只要有罪,那绝对不会姑息。该杀的杀,该劳改的劳改。

这里面陈绍最恨的不是那些英法侨民,也不是日本人,而是那些为虎作伥的汉奸。对这些人,陈绍一直奉行从严办理,决不姑息。

不过年后对这些需要审判战犯,并不会有媒体直接参与报导,这是互相说好的。日本和英法方面还想给自己再留点颜面,媒体不参加,但并不阻止百姓来观看。

到时候各个大城市会同时开审,受审的人中在哪个城市犯的罪最深,就安排到哪个城市审判。到时候会通知市民前来观看,不过人数上有严格的限制,防止踩踏事件的出现。

等陈绍批阅完所有的文件来到寝宫时,还没有等他迈进去,就听到陈韵在向谢雨欣撒娇。

“妈妈,你就劝爸爸明天和我去见一见老师好吗?”

“韵儿,你老师为什么天天叫你把父母叫到学校,是不是你惹什么事了?”谢雨欣道。

“妈妈,韵儿很乖的,哪里会惹事,真的是我们老师说要见见你们,了解下我们的家庭。我们老师说,只有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才能更好的教授我们知识,如果连自己学生的家庭状况是什么样都不清楚,那是老师的失职。”

第二百二十八章 刘菲雅

陈韵的最后一句话让快要走进来的陈绍愣了愣,这句话陈绍在后世很熟悉。陈绍是个孤儿,当他上高中时,孤儿院的经费负担不起大龄孤儿的费用,所以陈绍从上了高中就一直半工半读,只不过成绩不是很好。

陈绍靠上高中时,并没有填写自己是个孤儿,在父母那一项也什么都没有填。当初他们班上的班主任三番两次来找陈绍,希望能见一见陈绍的父母,而那个班主任说得最多的那句话就是此时陈韵说的那段话。

最后陈绍被问得无奈了,只能说出自己是孤儿的情况。最后那个班主任反而想陈绍道歉,并且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对陈绍很照顾。

在二十几年的经历中,那个班主任是陈绍最为感激的人之一,到现在陈绍依然还记得,那个班主任叫周素梅。陈绍在她身上感受到有种被疼爱的感觉,这是他以前所没有感受到过的。

完成学业后,陈绍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去看望她。这个举动一直都没有断过,现在来到这里,陈绍也无法再见她一面。

陈韵的话把陈绍深处的记忆慢慢的勾起来,此时陈绍也有些理解自己女儿的想法了。陈绍现在有些心动了,不过他也没有打算暴露自己是陈韵的父亲。这件事需要好好准备一下。

“等下你爸爸来了,你自己去问下你爸爸他同意吗?”谢雨欣被陈韵缠得有些无奈了。

“韵儿,就算要爸爸去见老师,但现在你们都放假了,要去哪里见老师呢?”陈绍这时候也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