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页(2 / 2)

而这一切的安排当然是郝风楼布置的,那些倭人已经饿昏了头,一旦你在肉体和精神上征服了他们,他们对你便不会有任何的异议了,想让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可谓听话到了极点。

此时此刻,大军开始休整,郝风楼已经做好了进兵骚扰的计划,旨在破坏京畿一带的生产力,将这金陵孤立起来,既然对方畏战,那就少不得给他们制造点气氛了。

三日之后,一营谅山军袭了南通州。

这南通州乃是运河的起点,几乎北直隶、山东一带的漕粮,都需要从这儿运输南下,如今突然袭了南通州,这就意味着,南北之间的漕运切断,朝廷在江北的绝大多数漕粮都必须改由陆路运输,而陆路所糜费的时间和中途的损耗可就惊人了。

随后,几营谅山军出现在了镇江附近,袭击了一个卫所,连战连捷。

这接二连三的袭击,自是通过一份份的奏报送到了金陵。

金陵已是人心惶惶,镇江是金陵门户,而南通州乃是最重要的水路要道,这两处地方,失去哪一个,对朝廷来说,打击都是致命的。

如今迁都的声音已经越来越高,许多人已经意识到,若是继续留在南京,朝廷覆灭之日只怕不太远了,今年或许还能勉强维持,可是明年呢?明年漕粮和漕银运不来,拿什么来拱卫京畿?

第八百五十七章:如之奈何

崇明岛来的捷报已经鼓舞了广东的谅山军。

此时,这三十余万军马已是枕戈以待,磨刀霍霍。

统领大军的,乃是何健,何健受命节制三军,目标自是江西。

只是这山岭连绵数百里,而琪国公丘福却是借着地势龟缩据守,他倒是一点都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对于防务不够坚固的州府,索性就直接放弃,而一旦谅山军突击坚城,便不断的增强防卫,与谅山军鏖战,反复争夺。

一些州府直接丢了出去,结果却给谅山军造成了麻烦,因为当地的地方武装的抵抗也尤为激烈,一些地主士绅组织了乡团,给予谅山军制造了不少麻烦,即便是将其弹压住,可是这些人毕竟是地头蛇,表面上臣服,暗地里却是资助一些反谅山的份子,谅山军不得不加强各地的防卫,抽调出大量的兵马,只是兵力一分散,反而给了丘福可趁之机。

就在三日之前,在一场豪雨之中,明军袭了南康县,击溃一营谅山军,并且夺取了诸多辎重。

整个江西已经陷入了犬牙交错的拉锯状态。

而对于何健来说,眼下最麻烦的却不是眼前的明军,而是补给。

谅山军许多次战役不能迅速地解决对手的根本问题也就出现在补给上头,这种近代化的军队虽然作战能力高效,杀伤力强大,本质上却都来源于强大的补给,没有充足的火药就不能将武器的实力发挥到最高,没有足够的粮食补给,将士们半饱着肚子,就难以进行复杂的高难度战术动作,没有草药,伤亡的情况就会十分严峻。

而这些悬而不决的问题都出自补给。

这已是何健第十七次修书前往谅山了。

可笑的问题在于,何健在这边催促补给,而谅山那儿的物资却是堆积如山,这里头的症结其实无非还是运输二字。

谅山那儿提出来的解决办法也只有一个,就是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