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页(1 / 2)

徐景昌支支吾吾的道:“不杀,不杀了,赖俊,赖俊啊,他太凶,我杀不过他。”

于是一摊手,抱着圣旨走了。

这位定国公爷次日一清早便被一群人死磨硬缠的拉着去了宫里,先是谢了恩,随即去见了徐太后,徐太后少不得勉励他,他便一副斗败的公鸡一样出来。

几日之后,便陪着赖俊起程了。

……

京师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广东。

广州城几乎没有了战事,因为早有传言,张辅人等恐怕统统都要获罪,这个节骨眼上,谁还有心思攻城。

至于张辅,他的心里不免有几分壮志未酬的颓唐感,遇到了郝风楼,他的时运总是不济。各大营的流言如今还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只是下头的众将本来还肯管,现在灰心冷意,只等那新主帅上任,想到一朝天子一朝臣,也不知这赖都督上任之后会如何对待大家,此时自身都难保,哪有心思管这些。

于是各营失了管束,昼夜不出,每日便是混吃等死。

这便给了广州城里足够的喘息之机,城内的谅山军日夜操练,随后又有一批物资从海防来了,这一次是两百多艘大船,直抵番禺一带,大家高高兴兴的从水路运了物资入城,这一次也无明军骚扰,因而大家多像过年一般,自是少不得好好犒劳一番。

郝风楼如今如那张辅所言,做了‘缩头乌龟’,反正什么都不管,就龟缩在广州,外头的事一概不理,他在广州城里呆得快活,竟是生了赘肉,为了锻炼身体,他索性每日清早在那城墙的甬道上晨跑,大家清早,总是能见到这位平南王殿下一身短衫打扮,下头弄了绑腿,穿着一件布鞋,在附近兜着圈子。

那一万余人的俘虏,操练得已有了成效,如今是士气如虹,只等明军来攻了。

偏偏明军不来,郝风楼对城外的‘老兄弟’甚是想念,于是隔三差五便给张辅写信,大抵都是共叙旧谊,又或者是劝降之类,张辅很不给面子,这些信一概不看,直接销毁。

不过对郝风楼来说,劝降就好似泡妞一般,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敲开心扉,岂是一日之功?自是一丁点都不在意张辅的想法,只是无论刮风下雨,书信不缀。

第八百零四章:诚实做人徐副将

郝风楼在那儿暗送秋波,得来的却是明月照了沟渠,此等风情之事,换来的却是屁股相看,纵是再厚颜无耻之人,只怕这老脸也拉不下来。

郝风楼怒了,他决心给张辅一点厉害看看。

于是乎广州城头上炮声隆隆,仿佛这火药不要钱一般,从早到晚,断断续续。

此等土豪作风,在外头的明军眼里,却是得到了诸多的赞叹。

有钱人就是任性啊。

难怪城里的人天天有大白米饭。

听到了炮响,大家想到的却是大白米饭,随即便是哈喇子流了一地,这等稀罕事,他娘的找谁说理去。

张辅真是气的吐血,可偏偏又无可奈何,反正他要去北京了,权且充耳不闻罢。

明军的思想工作做得很好,全赖那些个从广州城来的俘虏,他们在广州城的待遇太好了,虽然舍不得从贼,回到了张都督的怀抱里,却总像是在有钱的后娘家那儿吃喝拉撒几日游,回到了家徒四壁的亲娘家里一般,连做梦,都想着那香喷喷的许多东西,回到家中,实在是百般的不适应,于是那些记忆,变得弥足的珍贵,隔三差五,就免不了拿出来说道说道,越说越是想念,越是想念越是添油加醋,到了后来,怀旧之人,不免要开始添油加醋,一开始还保持客观事实,只是说大白米饭,此后便是珍馐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