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页(1 / 2)

这样做,当然未必能做到万无一失,可是朱高燧和他的‘肱骨之臣’们,确实花费了不少心力,而到了这一日,检验效果的时候,也终于到了。

朱高燧起了个大早,他的心情,依旧还在焦虑之中,因而就因为有宫人斟的茶水烫了那么丁点,一向在人前还算‘温和’的朱高燧二话不说,直接一盏热茶泼在了那宫人身上。

赖俊也一早来了,乖乖在暖阁外头候着,等朱高燧梳了头,换了正冠冕服,他才小心翼翼进去。

朱高燧只是看着铜镜中的自己,铜镜中的朱高燧隐隐有几分帝王的威严,他背着手,大袖摆子几乎迤逦在了地上,他的眼眸深处,闪动着几分冷冽,他嘴唇轻动,声音冰冷:“怎么样了,都处置妥当了,没有遗漏吧。”

赖俊笑了,点了点头,道:“陛下放心,微臣与马钰已经准备妥当了,大致,不会有什么差错,不过万寿宫那儿,为了不致徐太后反感,所以不敢有什么举动。”

赖俊很聪明的把马钰拉了上来,到时候有了什么干系,至少还有人和自己一道背黑锅。

朱高燧旋过身去,手搭在他的身上,道:“辛苦你了,这几日,都没有睡好吧?不过不打紧,过了今日,便可睡个好觉了。”

赖俊感激涕零的道:“陛下太体恤微臣了,微臣为陛下赴汤蹈火,理所应当。”

“嗯。”朱高燧突然冷笑,眼眸中,冷漠之意浓重起来,他慢慢悠悠的道:“可是朕丑话说在前头,假若……真有什么差错,朕会捏碎你的骨头,将你碎尸万段!”

第七百四十八章:暗度陈仓

清晨时分,郝家这儿已在准备了。

寿礼已是先行送进了宫去,郝家上下老少,也都预备启程。

郝风楼吃过了早茶,觉得时候还早,所以并没有急着动身,于是索性先在书房中闲坐。

书房的案牍上,是一叠从谅山来的书信,如今郝家已被人监视,郝政家书的内容,大抵都是一些深受国恩,语重心长的让郝凤楼定要好生为朝廷效命之类的话。

当然,书信之中,不免也有一些其他的话语,比如那乱贼阮勇贼势难平,谅山上下,几番扩充护卫,操练青壮七万人,为的就是在将来,能够对他们寄予厚望,让他们成为讨贼的主力。

当然,朝廷的关照也是有的,就如那沐晟奉旨,提调大军二十万,陈兵于广西、云南一线,协助郝家剿贼,又说朝廷近来,源源不断的输送粮秣于广西,可见朝廷对于郝家剿贼,是予以了坚决的支持。

歌功颂德是有的,可是在这背后,却透露着另一个信息,朝廷在剿贼,只是剿的对象,却是郝家自己。

二十万大军,其中不乏有一些精锐,而谅山的战略纵深不大,一旦进击,后果难料,只是想必,朝廷对战争的结果怕也没有预料,因而才没有下定决心,大家都在维持这表面的和平,可是朝廷能动用的,毕竟是两京十三省之力,况且北方的边镇,那瓦剌和鞑靼几乎已经没有了隐患,九边的精锐,日后又是不断调拨去广西、云贵一线,今日是二十万,明日是多少?

在这种巨大的威胁之下,作为这个家族和这个财阀集团的一份子,又或者说是最为核心的人物,郝凤楼却被软禁于金陵,郝凤楼深知,自己若是再在金陵待下去,自己的老母和妻儿不但成为了筹码,而且极有可能成为郝家覆亡的重要原因。

所以……郝凤楼没有选择。

郝凤楼手搭在案上,心念一动,还是想到了朱高燧,这个时候,自己的那位好朋友会想些什么呢?但愿,他的狂妄理应到此为止了。

他站了起来,大声吩咐道:“来人,差不多要动身了……”

……

外朝的百官,照例是要去朝贺的,如那朱棣生前的大寿一般,一些命妇们也要准备入宫作陪了,除此之外,皇亲们也少不得要在朝贺之后入宫贺寿。

朝廷的规矩,数十上百年来都是雷打不动,所以大家都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