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页(1 / 2)

朱棣微微一笑道:“是吗?萧月,有些事既然牵涉到了你,那么你自去说个清楚,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朕岂可偏袒?萧月,你退下!”

萧月的瞳孔收缩,他已经明白,自己彻底完了。

他显得魂不附体,想要继续哭诉下去,好挽回朱棣的心思。

可是朱棣已经身子往御椅的软垫上一靠,老神在在的看起奏书来。

萧月艰难地道:“陛……陛下……”

没有回音。

郑和笑吟吟地走到上前道:“萧公公,请吧。”旋即,郑和咳嗽了一声。

听到咳嗽,在这暖阁外头却已有几个大汉将军立即探头进来。

郑和朝他们做了个手势,这几个魁梧的大汉将军顿时作势待发。

萧月只得幽幽的叹口气,道:“奴婢告退。”说罢,失魂落魄地走出了暖阁,左右两个大汉将军左右闪出,直接将他架走。

……

萧月的罪名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进了诏狱,又有北镇府司打了招呼,每日被拷打得遍体鳞伤,什么谋逆,什么欺君,什么矫诏,任何罪行都可从他的口中抠出来。

锦衣卫的酷刑在他的身上发挥到了极致,这个曾经兵仗局的掌印,如今却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刑房里日夜传出的哀嚎响彻天地。

七日之后,当他的供状送进了宫里,朱棣将供状压在御案,却是不理萧月的事,只是侧目看向当值的太监李隆,道:“兵仗局的人选可有眉目?”

李隆会意,笑吟吟地道:“这事儿,奴婢却是不知,况且这兵仗局可不是寻常的小衙门,必定是陛下来做主的,奴婢们懂什么啊,郑公公经常教诲咱们,咱们这些人能有什么见识,一个个都是大字不识一箩筐,专门给人伺候着人的,所以奴婢们呢,得谨遵陛下教诲……”

这李隆最善絮絮叨叨,早在北平王府的时候便是如此。

朱棣听得不由失笑,道:“也罢,朕再思量思量,这里不必伺候了,你下去吧。”

李隆又是笑吟吟地道:“奴婢告退。”

从暖阁里出来,李隆的笑容却是僵硬了,他左右看了一眼,朝一个小内官招手道:“去,给锦衣卫报个信,萧月……不能留了。这……是陛下的意思。”

内官点头,脚步匆匆的去了。

用不了多久,宫中的意思便送到了郝风楼的案头,郝风楼微微一笑,在这公文上画了一个勾。

结束了,在南京的事彻底结束了,为了杀萧月,为了杀朱谦,郝风楼现在就必须兑现自己的承诺,所以,此时的郝风楼心境平和下来,他必须做好再赴安南的事宜。

把船造好,那么这件事就可以抹平,而且郝家将成为大明的造船业的中心,甚至可以趁机跟随出洋的海船,光明正大的涉入海贸。

一旦船造不好,郝风楼相信这个世上有的是落井下石的人,多的是墙倒众人推。

所以,必须将船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