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两浙西路盐务司长孔学明说了一下情况,然后便听见扬州第一大盐商宋公辅开口说道:“那梁薪不过就是一个太监出身的毛头小子,他凭什么到我们扬州嚣张?苏杭应奉局的人都是怂包软蛋,刀架在脖子上了都不知道反抗一下。我扬州盐商可不一样,我们这些人今时今日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是老一辈拿着刀子和人拼命拼下来的。谁要是敢来夺我扬州盐商的东西,我们扬州的盐帮也不是吃素的。”
盐商、盐帮。这两者本身就是一体,盐商赚的钱到底有多少恐怕就连扬州的盐商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每一个稍微有点势力的盐商都会暗中组建一个盐帮,用来争夺利益也好,护卫自身安全也行。
“就是!那姓梁的如果来,我们扬州盐商也不是吝啬之辈,大不了每人给他个十万八万两银子打发他走就是。但是如果他对我们不安好心,想要我们学第二个苏杭应奉局。那就不好意思了,我们誓死和他干到底。”
“对对对,誓死干到底。”在场的扬州盐商们纷纷叫嚷道,其中还有几个是盐帮的当家,嗓门叫的尤其响亮。
“好了,都安静一下。”一直没说话的何学府开口了。作为两浙东路的盐务司长,何学府与孔学明虽然是同级,但他背景深厚,在两浙路的话语权绝非孔学明能比。他一开口其余人立刻不再说话。
何学府扫了众人一眼,然后说道:“这梁薪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轮权势,他是三司监察使、西厂掌印提督、太子少保。轮人马,他有可以驰骋金国的西厂铁骑,有人马数万的步军司。而更为关键的是,这人的后台是皇上。
不日梁薪就会抵达咱们扬州,尔等一定要客客气气,好生款待。我们的第一目标是要把他拉拢成为自己人,如果完成不了也希望大家不要伤和气。”
“那何大人,万一梁薪非要与我们为难怎么办?”宋公辅问道。
何学府沉默了一下,而后这才说道:“如果他不识抬举,那诸君做事时手脚须得麻利一点,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第七十八章 初临扬州,初见愉快
扬州盐商与苏杭应奉局不同。苏杭应奉局是明目张胆的贪污、敲诈、勒索。这样的行径只需掌握铁证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但是扬州盐商从明面上看他们可都是遵纪守法的良民。在扬州地界上,他们乐善好施,年年出钱修桥铺路。遇到旱灾、水灾他们还会开设粥铺赈济灾民。所以很大一部分人还是将扬州盐商当做乐善好施的善长仁翁。
当然,既然只是一大部分人将扬州盐商当做善长仁翁,那么自然就有一部分人对那些盐商十分不感冒,或者干脆就是恨之入骨。这一部分人就是灶户。
所谓的灶户就是设灶熬盐的盐户,他们用简陋的工具和落后的办法熬制粗盐,然后盐商们将粗盐收集过去再加工成精盐进行对外销售。精盐的价格比粗盐要高足足四十倍,足以见得粗盐的收购价格有多么低。这样的价格也是扬州盐商总会制订的,他们联手控制着粗盐的收购价,使得灶户们的生活水平极为低下。
当然,这些都只是外话。在扬州盐商和两浙盐务的忐忑心情之下,梁薪一行人总算是到了扬州。扬州城外锣鼓喧天,数不清的美人在马路两旁夹道欢迎,数条条幅从扬州城楼上垂直而下,上书:“举城欢庆,忠义侯莅临扬州巡视。”
看到这样的场景,梁薪不由得想起后世那些所谓“欢迎某市委书记莅临本区指导工作。等等。”。再一看马路旁边那么多的年轻姑娘,梁薪真真切切地打心眼里羡慕起扬州盐商们的幸福生活了。
骑着高头大马,俊朗非凡英气逼人的梁薪翻身从马背上跳下来。随后的西厂铁骑也统一下马,动作整齐划一尽显精锐风范。
扬州知州唐文卿、两浙盐务司长孔学明、何学府、扬州路转运使杨勇以及其他大大小小数十名官员一起迎过来,所有人整齐对梁薪行礼叫道:“下官参加侯爷。”
梁薪点点头,摆手道:“各位大人不必客气,劳烦各位大人在此久候小侯真是过意不去。”
“侯爷客气。”官员们站直身体纷纷跟梁薪寒暄。梁薪也一一回应,大家一副其乐融融的模样。看见梁薪如此好说话,扬州的官员们倒是松了口气。知州唐文卿转过身指着身后的宋公辅等人道:“侯爷,请允许下官为您介绍一下,下官身后这些人是咱们扬州有名的善长仁翁。听闻大人前来,这些人早已在春风得意楼为大人备了酒菜,大家都希望能一睹大人之风采。”
说完,唐文卿一一为梁薪介绍了宋公辅等人。宋公辅等人一一跟梁薪见礼,梁薪也客气回礼,如此态度倒是让这些扬州盐商们觉得传言未免将梁薪太过妖魔化了,现在看看这梁薪也不是那么凶恶的嘛。
大家相互见过之后唐文卿手下县丞领着西厂铁骑去安营扎寨,食用午饭。然后梁薪则和林冲、白乘风、上官一止、印江林、梁瑞以及诗音等人一起去春风得意楼用饭。
进入春风得意楼,林冲等人和梁薪被分别安排在了不同的包厢。林冲那边有不少盐商和官员作陪,梁薪这边则清一色是扬州官员里的掌权者以及扬州盐商里的领军人物。唯一陪着梁薪的就只有印江林一人。
饭菜上齐,唐文卿等人热情地轮番对梁薪敬酒,梁薪酒量不低一一应对。一顿饭菜吃下来,梁薪有五分之四的时间全都喝酒,以及跟扬州的官员商人们东拉西扯。倒是印江林一人不断动筷,桌上那些珍馐美味被他一人吃掉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