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2 / 2)

何尔庆有些后悔,方才将那糖霜都搅拌进了豆腐脑里了。他舍不得这碗豆腐脑,竟想不起既是不喜,就叫人给换一碗来,而是舀了一大口哧溜进嘴里,入口即滑,一股暖意便透过了五脏六腑,暖及了四肢百骸。

一碗豆腐脑下肚,何尔庆只觉得人生都圆满了,他抚摸了一下肚腹,叹一声,“山珍海味也不过如此了!”

“是啊!”曹庸接过话来,“说起来,这些都是秦王的功劳呢,听说,秦王得了这块封地之后,上天垂怜,他为黎民苍生守北境五年,殚精竭虑,便一夜之间赐下上千湖泊,滋养了这片土地。”

“报!”

一名小旗上来了,“禀将军,一名妇人自称姓萧,领上千车辆欲从关内出外,说是为秦王妃麾下索伦骑兵购买的粮草。”

曹庸与何尔庆对视一眼,他似乎没有看见何尔庆眼中的晦暗莫测,道,“不管是谁,只要不是关外来的大戎军队,可进可出,这等事,以后不必报与我知道。”

“是!”小旗正要离开,被何尔庆拦住了,后者似笑非笑,“曹将军,照理说,军中的事,我一个阉人不该管,不过,我还记得当日,皇上在勤政殿里是如何嘱咐曹庸的。”

“本将不敢一日忘记皇上的旨意,皇上命本将守好这道关口,时刻提防外族的入侵。本将也记得,在这元狩山之外,还有一道关口,那便是长谷关。如今萧氏一介女流尚且知道为边关守兵购买粮草,难道何大人觉得本将还应当为难一把?”

“可是,曹将军莫非忘了我这次来的缘由?朝中有人状告秦王殿下与大戎勾结,证据确凿,如今秦王殿下还什么都没有说呢,曹将军倒是先信上了。”

“这世上任何人勾结大戎都有可能,唯独秦王殿下没有这个可能。朝中到底是哪个奸臣如此诬陷边关守将?难道不怕寒了边疆将士的心吗?”

萧氏和一万石粮草被扣留了下来。原本这一路从南边过来,人吃马嚼损耗就极大,再在这里逗留,等到了边关,还不知道能够剩多少,萧氏心急如焚。

她自己也挺累的,稍作休整,曹庸便亲自来了,彼此见过,萧氏开口道,“曹将军,我也不为难你,只请你帮忙向朝廷递一封信,让我替自己和我女儿女婿在朝廷面前分辨一番。”

曹庸忙道,“夫人稍安勿躁,我早已经向王爷递了信,王爷正在来的路上,不日即到,待王爷一来,我自然会想法子让夫人和这些粮草先行。”

萧氏这一去江南,周笛雨派了三拨人去江南找她,想告诉她买粮的事不要那么着急,还有就是,买得到就行,价格上吃点亏没关系,只要人不累就好。

无奈,江南也是够大的,单靠人力如何能够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个人?三拨人都没有碰到萧氏,萧氏至今还不知道北境已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还以为,北境依旧如前,她女儿女婿不知道断粮多久,一颗心时时刻刻都在煎熬中。

“我如何能不急?”萧氏一开口,满心里都是怨愤,“户部没有往这边拨粮,三万守军,七千索伦骑兵,这些都是人肉长城,为大虞守住了北面疆土,可是在朝廷的眼里,他们算什么?曹将军,你是军中之人,说句公道话,朝廷对得起这些人吗?”

有人说,萧家是大虞的血肉长城,这话说得一点没错。曹庸羞愧得开不了口,良久,他才道,“夫人,如今北境不一样了,王爷和王妃到的那日夜里,一夜之间湖泊遍地,第一批军粮到了之后,王妃大义,将军粮全部下发下去,当地的百姓种在地里,得四兽保佑,如今全部都长出了庄稼,一个月就成熟了,北境已无饥馁。”

萧氏有些不信,但一路之上,很多人都在说这件事,她喃喃道,“原来,这竟是真的吗?”

“自然是真的。”曹庸道,“只不过,北境到底人少,从前年年征战不说,这里没有什么收成,饿死的饿死,逃荒的逃荒,留下来的人毕竟少,好多地依旧空着。”

“不怕!”萧氏抹了一把眼泪,“只要花儿香,还怕没有蜂蝶忙?我这一次帮忙运送粮草来的多是江南人,等他们回去的时候,自然会为北境传说一番,到时候还怕没有人来种地吗?”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更新!

第90章

张怀景被请进了小小院子的秦王府,莫偕陪着他—道进去。

张怀景先是恭恭敬敬地给师尊行礼,扎扎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这才满怀忐忑地将自己制出来的青霉素双手呈给了周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