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页(2 / 2)

“这么说来,贝加尔湖区就是沙俄的佛教中心了?那边的许多族群,与蒙古同源?”

贝加尔湖区的情况与蒙古草原差不多,当蒙古的先头部队,抵达湖区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不是战斗,而是当地族群的欢迎,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那边的族群无论是在肤色上还是生活习惯上,都没有多大的差别,归顺可能是那边族群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了。

西伯利亚地区,也是沙俄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若是这么看的话,未来的蒙古兵,怕是进军速度最快了。但是这些与杨猛的谋划有些冲突,若是由着蒙古兵这么发展的话,未来的藩属国很可能会倒向沙俄呐!

“蒙古那边的战报与影子的情报是一样的,这批人可以招徕!三爷,再造一支不用咱们出力的西北军,岂不是更好?”

西北那边,杨家与朝廷出的钱粮不多,若是用新军或是民团,西北那边的钱粮用度,起码要翻上两三倍的,中亚的雇佣兵不给抚恤,最多战死之后,多发几个月的饷钱,若是蒙古那边也一样,杨家这边也是省时省力呐!

“好个屁!让蒙古兼并了沙俄的少数民族,蒙古岂不是要坐大?到时候,蒙古王公占了伊希姆草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之后,还不回头再占蒙古?

到时候,咱们就为他们做了嫁衣裳,蒙古之事不能用中亚那边的手段来做,粮草有限,这批人还得杀啊!”

所谓世易势移,让蒙古诸王坐大是杨猛不想看到的,一旦蒙古诸王坐大,对于蒙古草原,他们必然是不会放弃的,养虎为患,尤其是养门里虎的事儿,杨猛是不会去做的。

“三爷,杀不得啊!一旦杀了,难保蒙古诸王不物伤其类,一旦蒙古军团反扑,对西北军极为不利呐!”

对于杨猛的想法,徐子渭直接就否定了,杀戮同族,怕是蒙古诸王不会去干,一旦强令他们,势必要遭到反扑的。

“反扑?也是啊!妈的!早知道就多了解一些沙俄北方的情报!

但事已至此,总要有一个解决办法的,让贝加尔湖区的人西进吧!

韦驼子那边加快一些,来自蒙古的人马训练之后,配合着移民,快速占据蒙古的地盘,热河的两法王,匀出一个去贝加尔湖区,移民的脚步不要停,将沙俄的土著,往西撵!

在军粮上限制一下蒙古兵,西北军那边,放缓进军的步伐,调派二十万人,到贝加尔湖区,协助蒙古诸王迁移当地的部族。

冬战暂缓,先以平复贝加尔周边的沙俄少数民族为主,峨罗斯、白峨罗斯、乌克兰三族的人,不许蒙古诸王收留,贝加尔湖区的部族,若是不尊号令,让蒙古兵与西北军联手抹除!”

为了既得利益,杨猛是不在乎杀人的,如今蒙古的隐患比沙俄要大得多,事到临头,杨猛几乎是推翻了整个征俄计划,全力在遏制蒙古势力的壮大。

“三爷,即便如此,只恐蒙古诸王那边不予配合啊!

再者沙俄也不会坐视不理的,如果他们东进,咱们这边再惹得沙俄当地部族反抗,只怕两线作战,西北军与蒙古兵要一同吃败仗的!”

杨猛的计划虽好,但可行性不大,弄不好北征的大军就要落入两面受敌的局面之中,这沙俄当地的部族,还真是杀不得啊!

“两面受敌就两面受敌,相对于沙俄,如今蒙古的威胁更大,只要国内的大部分人不出乱子,西北军、蒙古兵、新八旗,全军覆没又如何?

知会黄鄂的兵工厂,加紧生产连发德莱赛,再扩大一下产能,实在不成,就只能动用西南的老本儿了。”

外蒙草原是个资源丰富的地方,这地界杨猛是断然不会割出去的,即使不要沙俄的土地,杨猛也不会坐视蒙古诸王壮大,一旦有了实力,眼光也就不同了,到时候大清制不住蒙古,也在预想之中。

“三爷,此事不妥啊!咱们如今要协力针对沙俄,制衡蒙古之事,待沙俄战败之后也不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