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页(1 / 2)

烧掉北塘的粮草物资,想必会加快英法联军的进度,找场子设套子两不误,老毛子的猎户,饿死这群王八蛋!

“三爷,这事儿怕是不好办呐!”

“有什么不好办的?让韦驼子的人马配合,击溃一支英法联军,咱们那里不是有英法联军的军装吗?扮成溃兵,逃到北塘,不用千多人马,就能烧了他们的粮草,石达开再打他们一个伏击,这事儿有什么难度?

有些法子,对咱们的人好使,对洋鬼子未必不好使,记得,让他们穿上英法联军的靴子,别露馅!”

报复性,就是杨猛要教给整个大军的东西,不怕吃亏,就怕吃了亏不长记性,吃了亏就要立马找回来,什么洋鬼子还是老毛子,报复死他们!

有了韦驼子人马的配合,石达开很快就选好了目标,一个英法俄三国军队组成的营地,就成了报复的对象。

一样是夜战,有了影子的情报配合,有了韦驼子新军的襄助,石达开的人马,一个时辰的功夫就冲散了一万多人的三国联军,追杀,在野地里、夜色中进行,孤军深入的石达开部,一直杀到了北塘土城附近,两万多人的队伍,搅乱了十六七万英法联军。

刚刚大胜一局的英法联军,完全没有想到这样的报复性攻击,仗打到这里,仅仅是一个开始,已经成为粮草物资聚集地的北塘土城,在睚眦的手里也是不堪一击的,几百斤火药,轻松在冻土墙上炸出了一个大口子。

桐油和焰火成了最好的火器,几个眨眼的功夫,北塘土城的大火就着了起来,孰轻孰重,英法联军的指挥官们自然清楚,但在冻土地上救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为大军的聚集,北塘一带的防卫也有些松懈,在一众英法联军的指挥官眼中,清军是不敢攻打联军大本营的,可谁曾想……

一番救援下来,粮食、火药许多易燃的物资被烧掉了,英法联军大半的军资,成了点亮北塘的蜡烛头,而作恶的睚眦们,却轻松逃了出来,看到几乎没有损伤的睚眦,被突袭了一次信心大跌的石达开,也恢复了战心,趁热打铁,又给了英法联军一刀。

忙乱的英法联军,很勉强的组织起了防线,面对英法联军临时拼凑的防线,石达开的反应也很迅速,占了便宜就走人。

军资大半被焚,又被清国兵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英法联军的伤亡人数倒是不多,只有四五千人,但面子伤不起啊!大军的肚子更伤不起!

十几万大军的六个星期的粮草物资,一把火之后,只剩了两个星期不到,两个星期不到的时间,英法联军就要攻克清国的京城!

八万多英法联军,加上十万沙俄佣兵,留下五万英法联军守护北塘,十三万人的大军,也是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

英法联军进军的速度不慢,一天六十里的样子,这样的速度,五天就能达到京师,三天就能到达张家湾,到达京师是不可能了,但张家湾,还是可以的,在张家湾,杨猛也是给英法联军备了一份厚礼,一万多人的尸体。

额尔金的英法联军,在骑兵的刀锋下,有些不堪一击,没有工事的张家湾,僧格林沁和张洛行的骑兵可以任意进出,穿插突袭,这才是骑兵的战法,额尔金的英法联军,虽说吃了多半个月的人肉,但对清军的恐惧,已经被他们埋到内心深处了。

当无数的骑兵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哪有什么顽强的反击?哪有什么殊死一搏?有的只是哭喊声,有的只是溃散!有的只是让人心悸的求饶声!

在骑兵面前溃退,意味着自杀,僧格林沁的马队,要为张家湾、八里桥惨死的蒙古袍泽复仇;张洛行的捻军,也需要一份投名状,不参战?捻军就是没用的,就是反贼!杨猛的康巴精骑,只是听令行事的精锐部队,他们听的不是求饶声,而是杨三爷的军令。

求饶声虽说令人心悸,但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忘不了那些死在英法联军枪下的同族;张洛行的捻军马队,要为生存而搏击,不杀人就被杀,选择对捻军来说很简单;杨三爷手下的康巴精骑,只听从杨三爷的命令,战场杀人是康巴汉子的荣耀!

复仇、被迫、荣耀,造就了张家湾屠场,没有斩获敌首的骑兵,要参与分尸,让马队的每个人见血,是杨猛下给僧格林沁和张洛行的命令。

张家湾一战,骑兵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半天的时间,在张家湾留下了遍地的碎尸。

米哈伊尔的沙俄先头部队,最先到达张家湾,见了张家湾屠场的惨状,沙俄佣兵退却了,这样的战争已经不属于战争了,这是在报复!

米哈伊尔的先头部队,就是夜袭石达开的那支以猎人为主力的沙俄佣兵,对于大清,沙俄有太多的野心,这次米哈伊尔带领的沙俄佣兵,是由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的老兵、精兵、以及有诉求的沙俄猎人组成。

他们要参加的是一场碾压性的战争,而不是这样的,报复性极强的战争,这样的战争场面,即使在欧洲的战场也消失上百年了,对战败者的屠杀,不该是文明社会的产物,沙俄相对与英法虽说在科技上有些落后,但自诩为欧洲国家的沙俄,自以为还是文明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