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户部、吏部、刑部,查缉各地贪腐之事也有了眉目,这是详细的条陈。”
彭蕴章将各地贪腐弊案的大致状况交给了四色棍,看了这些之后,四色棍倒是没有气怒,而是皱起了眉头。
“彭师傅、杨三哥,这涉及的人数是不是有些多了?当年嘉庆帝止于和珅也是无奈之举,波及范围如此之广,只怕朝局动乱呐!”
这就是历代皇帝治国的经验,许多事儿或许彭蕴章等人不知道,但四色棍是知道的,肃贪,他不是没有这个想法,而是不敢!当年的嘉庆帝也是一样,这大清的贪官,只有和珅一人吗?扯淡!
“陛下,针对此事,杨部堂已然有了对策,这是老臣刚刚誊写的对策。”
折子要一份份的上,皇帝的表现可圈可点,这才是明君该有的表现,将杨老三的对策递给了皇帝,彭蕴章看了一眼眉头紧皱的皇帝,看了一眼,一身懈怠的杨三哥,越发觉得这对君臣有中兴大清的希望了。
“嗯!很好,还是杨三哥呐!这法子有了,肃贪之事也就可行了,这罪妇楼不怎么好听,就改为醉浮楼吧!
杨三哥这涉案的银子是怎么处置的?”
肃贪,其实不是什么难事儿,那就难在执行不下去,许多肃贪的法子简单异常,只不过有些时候,皇帝也拿地方没办法而已,和珅倒嘉庆饱,这次肃贪,收获的银钱肯定不少,四色棍想重修五大园林,所以有此一问。
“前期的四千万两,用于购置洋枪洋炮,毕竟英法洋夷的实力不小,若是没有足够的洋枪洋炮,战事恐怕难以为继。
当年嘉庆帝扳倒了权贪和珅,所得银两大多用于西北戡乱了,如今的局势有些相像,战事一开,耗银恐怕就是数万万之数,这些银子还是要用作军费的。”
杨猛这么一说,四色棍不由的有些失望,是啊!军费是个大头,和珅倒嘉庆饱,又有多少人知道,嘉庆帝为平西北之乱,耗银近万万之数呢?
“也是啊!军务为重,只是那五大园林……”
“这个陛下不必忧心,如今陛下发了罪己诏,正是向天下展示器量的时候,这仗要打,五大园林也要修,打仗修园子,所需的银两,短期之内是不能加税的,如今之计咱们只能从这些贪腐之人身上做文章了。
贪腐之人为何屡禁不止,那就是朝廷的律法不够森严,既然当年嘉庆帝没有整肃地方,那咱们就从嘉庆帝时期的官员开始清算,越道光帝,到陛下您,正是三代,贪官追三代,贪腐了朝廷的银钱,毁坏了朝廷的基础,这事儿不能这么算了!
当然追三代的贪官污吏,咱们波及的范围也不能太大,以身家来计算吧!只要身家在五万之上的一律抄家,该灭门的灭门,至于其他的贪官,估税赎罪!
这样的旨意,陛下要昭告天下,这样一来可以筹措军费,二来可以修缮京郊五大园林,一事儿两办,正好!”
贪官追三代,自嘉庆帝至今六十余年,听了这话,彭蕴章也暗叹这杨老三的心思歹毒,为了银子,这杨老三无所不用其极啊!
“彭师傅,你怎么看?”
杨三哥的办法可用,但四色棍为了稳妥,还是征求了一下彭蕴章的意见。
“虽说严苛了一些,但尚算可行,如今朝廷正值用银子的时候,百姓的负担过重,先拿贪官开刀,也是无奈之举呐!
此事,陛下还是要有了宽容之法的,历代贪腐之人献出家资可以不追究其罪责,不然此事涉及的人员太多,唯恐乱了朝政啊!”
虽说基本上是与杨老三同穿一条裤子的,但有些时候,彭蕴章也有自己的声音,而这个正是杨猛想要的东西,虽说控制了京师的大权,但如今明面上的依旧是大清国,许多的罪责,需要大清国来担着,他这个时候,是不适合走到前台的。
什么都是他杨猛说了算,那之后清算的时候,就有他杨猛的连带责任,现在最好的局面就是他杨老三在政务之上名声不显,只在军务上挣名声。
大清无非就这几年的时间了,在政务上的名声,再好又有多大作用呢?而且杨猛的这些对策,都是有极大隐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