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部堂的话很有意思,不知道西门子公司,可以为杨部堂做什么呢?”
诺贝尔等人还在沉思之中,西门子却上前一步,这位带着市侩的科学家,或许才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葛师傅,西门子公司都做过什么业务?”
“远距离电报线,长达五百公里!”
有些实时的情报,杨猛并不了解,许多实时的情报葛仕扬也有涉猎,这样的回答不仅给了杨猛考虑的时间,也给了西门子很大的面子。
“远距离电报线?不知道西门子公司有没有为大清设计一张远距离电报网的想法呢?
大清可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了,从小镇开始,一直到大清的京师,绵延数万甚至数十万公里的电报网络,西门子公司有没有兴趣设计呢?
当然,这样巨大的工程,可以从建设电缆厂与电报机厂开始,之前我与米利坚的莫尔斯公司也有过合作,咱们三家可以一起建立一家跨国跨洲的世界第一大电报公司,资金我来出,五百万德国马克的启动资金够不够?”
西门子上前,也是为杨猛提供了说服众人的机会,五百万德国马克,值多少银子杨猛不知道,但想必几百万两银子应该是有的,在别国建厂,云烟和杨家的商品就可以置换土地与人工,现银不用拿出多少的。
这段时间,以货易货的交易之中,杨猛加大了制造业产品的比例,缩小了原材料的出口量,只要能长期囤积的原材料,能不出口就不出口,深加工增值,也是杨猛养活杨家治下百姓,与赚钱的法子。
远距离电报网络,对杨猛来说也是急需的,如今的电报网络,杨猛虽然建了一些,但二十公里配置一步电报机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那不起眼的实时战报与情报,走的完全是金银铺就的一条道路,不要说五百公里,就是二百公里,如今杨猛拥有的电报机整合一下,就是可以辐射整个江南与西南!
若是走五百公里的线路,杨猛觉得有个百万两左右的银子,差不多就能建起初步的电报网络了。
第七百六十二章 买卖科学
“哦……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与杨部堂合作,也是西门子公司的荣幸!
杨部堂,我们公司还带了您需要的尿素、磷肥、钾肥、氮肥的配方,只是有些配方,并不能大批量生产,需要一系列的实验。”
西门子公司出来就是要做买卖赚钱的,作为西门子公司的掌舵人,他知道如今的西门子还很弱小,若是能与米利坚的莫尔斯合作,加上这位杨部堂的庞大资金,将来的这个公司,很可能会垄断世界电报业的。
其实这不是西门子来大清的目的,他来大清的目的是与这位杨部堂在五国船厂的事情上进行合作,他这次带来的人大多是精于造船与采矿的,但和盘托出不符合商业谈判的技巧,在此之前,他拿出了化肥的一些配方做试探。
“好!很好!那我们的合作就可以更加的深入了,这样吧!在五国船厂以西,本部堂划出一块一千英亩的地,专门建造一个化学肥料实验区,前期斥资两百万两白银,一旦出了可以量产的化学肥料,咱们之间的合作可以涉及到这个领域,但大清的范围之内,不允许你们涉足。
得出的量产方法,归我们双方共同所有,西门子先生认为如何啊?”
瞌睡来了有枕头,杨猛现在最想要的不是电报,也不是什么造船技术,就是这化肥,有了化肥,产量怎么也能增加两三成或者更多,许多贫瘠的田地都会变成良田,只要有了充足的粮食,接下来的战争,才能有坚实的保障!
“当然可以了!其实西门子公司,最想与杨部堂合作的项目,是造船业与采矿业!”
西门子与诺贝尔父子不同,西门子是为了利益而发明,什么赚钱做什么,只要有利可图就好,这些合作,杨部堂的条件或许苛刻了一些,但与他投入的巨量资金相比,这些条件也变得极为优厚了。
杨部堂有多难缠,西门子来之前,就找人了解过,对于这样的合作,德意志政府的一些高官也是支持的,其实即使杨猛的条件再苛刻一些,西门子也是能够接受的,一旦搭上了杨部堂这条线,就意味着搭上了国内政客那条线,这对西门子公司的发展更为重要一些。
“当然可以了,但造船业与采矿业的合作,要严苛一些,许多细则你们是需要到广州谈判的,条件虽说严苛了一些,但赚取的利润绝对是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