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页(1 / 2)

丁泰辰是个买卖人,做买卖自然要权衡利弊的,合作开矿之事风险太大,很容易被鹊巢鸠占。

“在各国的矿主看来,将矿场的股权卖给我们对他们来说是不利的,咱们不吃亏,他们怎么能吃亏?

大开矿场,前几年根本没什么收益的,即使有收益,也是寥寥无几的,与咱们许出的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相比,即使矿场正常运转,他们的收入也不过如此,商人都是急功近利的,与其等到三五年之后慢慢回本,不如放弃矿场的所有权,与咱们的船厂合作。

吃亏是福呐!泰辰,咱们这一局是百年棋,一两年或是十几年,对咱们来说只是一个开端而已,在座的商人们,又有哪个会想到二三十年之后事情呢?更遑论百年事了。

不求眼前之小利,谋夺十年之后矿场的巨利才是咱们要做的事情,做买卖目光不要太浅,急功近利死的也快呐!何况咱们是有云烟打底儿的,稳赢不输的买卖。”

战略目光这东西,怕是欧美的许多人都没有吧?杨猛要给丁泰辰说明白这个也很难,毕竟他与大清是相隔百余年的。

“依三爷所说,百年棋确实浩大,只是洋夷能允许咱们长起来?”

三爷的谋划绝大,但丁泰辰也清楚一个道理,金银财宝迷人眼呐!等船厂好了,难保没人使绊子。

“五国船厂是干什么的?世界最大的船厂,也将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船厂,十年之内三百艘铁甲炮舰,到时候谁能奈我何呢?

十年之后,谁说了算?谁有强大的海军谁说了算!哪个不服杀哪个,哪个蹦跶打哪个,仅此而已,忙去吧!”

杨猛的大口气,让丁泰辰的心里咯噔一下,三百艘铁甲炮舰,怕是得上亿的金银呐!这五国船厂除了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之外,又多了一个绝大的负担。

说服丁泰辰,杨猛一个眼神就够了,但要说服各国商人注资五国船厂,时间却是漫长的,注资的金银好说,签署合约议定款项就是了。

而实物注资,却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事情,想要短时间之内议定,很不容易的。

安德烈、壬雷斯与德意志的一批商人是最先与杨猛签署合约的,他们都是现金银注资,安德烈、壬雷斯这次都扩大了投资量,看来两国的政府也被他们拉下水了。

至于两人的实物投资,杨猛为了快速签约,直接给否了,以云烟交易这批实物,后续的资金,等他们兑现之后再投也不迟。

至于德意志的这批人,除了不多的几个商家之外,其余的都是德意志政界的人,看来德意志将他们的东方利益,放在了杨猛的五国船厂之上。

与这几家议好了合约的内容之后,正式的签约也就开始了,现金银的交割,正式合约的打造,这次的合约可真是黄金合约呐!

一分厚、一尺宽的金板,现场打制,依着英法字母制造的铜制活字要印出合约,起码需要三尺长的金板,单单这一份合约的重量,就是三十多斤。

资金的数量、双方的签名,都是杨猛请来的顶级师傅,临摹双方的签名错银嵌在金板上的,除了这些,杨猛的南洋大臣印,各国公使的印章,也被匠师们用铜块雕凿了出了阳文版的,之后就是淬火,铜印上的字迹炸出花纹之后,才会被印在金板之上。

这就是最简单的防伪印章,对比四份合约上的印章花纹之后,錾刻的铜印会被销毁,四份黄金合约,杨猛手中两份,注资方一份,而另一份是要存在各国政府手中的。

镶金错银、压制铜印之后,还有许多的工序,正主的照片已经主要继承人,都要镶嵌在黄金合约背面的,这些做完了,还有一道工序,那就是用玻璃砖,将黄金合约密封保存,几十份合约,几万两黄金,可都是杨猛一力承担的,相对于合约的巨大资金量,这些黄金,就有些不值一提了。

严密的防伪措施,谨慎的合约条款,有了美法德的先行一步,各国商人也加快了速度,耗时五天,耗资十余万两黄金,五国船厂的初期合约算是签署完毕了,接下来就是保护各国商人返程了。

在这事儿上杨猛也安排了伏笔,每队商人千余人的护卫,都是提前选好的,五千余人的新军,两万余百姓,一万余出洋留学的学子、学童,这也算是一场移民吧?

组成商船船队保护合约,杨猛拿出了十足十的诚意,而这里面的花费也是成千上万的,初期的签约,杨猛布置了盛况,也打出了初步的诚信,只要这批商人顺利返回本土,将合约原件妥善保存,将副本申请国家保管之后,这事儿才算是正式完结了。

至于国家保管这样的小事儿,对这些大商人,或是政府众人来说,简直就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接着这些人的势力移民,也是杨猛早就谋划好了的,这些大商家,基本是不出海的,只要他们呆在本土,只要五国船厂不破产,出于合约的原因,他们也要保护这批移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