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页(1 / 2)

“爷,咱们要常驻九江吗?”

见杨猛发怒,魏芷晴也不好劝解,只能用事情转移他的主意力了。

“嗯!让岑毓英、徐子渭率人入武汉三镇,魏先生坐镇云南,让西山的人,筹备好了水路图,将鄱阳湖与广东那边的江河连成一线。

近期从云南再调一批存粮入九江、湖口,自黄鄂二州,调派三十万百姓,入鄱阳湖区,建立田庄。”

占地盘,就是杨猛出山的主要目的,如今前沿推到了九江、湖口,那老营也要适当的往前挪一挪了,武汉三镇是长江的要冲,占下了杨猛就不会轻易的脱手。

“朝廷那边呢?”

“虚报军功,五省水师团练,自黄鄂大胜之后,趁长毛贼水师覆灭,连下九江、湖口二城,杀伤长毛贼三万余!

经此一役,九江、湖口易手,大军兵锋直指安庆,虽说所部伤亡巨大,但仍有一战之力,但恐安庆兵多,短期之内难以攻取。

鉴于长毛贼兵多,五省水师提督杨猛,请旨再次扩军,将水师团练陆师扩充至三万,水师战船扩充至五百,水勇扩充至两万,否则安庆难下!

连番大战,耗资靡费,五省水师团练,请旨再扩协饷之地,另加皖赣二省,更名七省水师团练。

所部人马历经死战,所属将官战功累累,请朝廷就地分拨有功之臣,充斥七省官缺。”

杨猛早在路上就打好了腹稿,这次取九江、湖口,军功可谓是当世第一了,这一战之后,朝廷那边怕是一两年之内,都不敢大用自己了,这个时候,该是和朝廷谈报酬的时候,这等军功,朝廷怎么也要给个总督做一做吧?

扩军协饷,只是杨猛的威胁手段,这条件朝廷是断然不会答应的,做京官,杨猛现在还没那个兴趣,现在去京城,又不能带兵,京城周边全是八旗子弟,去了找死吗?

至于封赏有功之人,军中的人马杨猛一个也不会动的,在云南他有很多的后备官员,这些人都是有功名的,担当个府道州县的官职,绝对比朝廷的人有能力的多。

魏芷晴听了杨猛的腹稿之后,也开始起草战报了,奏折这东西,魏芷晴写起来,比许多督抚的师爷都要厉害的多,魏五亲传的玩意儿,自然差不了。

虽说杨猛这边只有黄鄂二州的捷报,但骆秉章、胡林翼、曾涤生、左宗棠四人的捷报就多了,这四人也是会耍把式的,或是一天一份捷报,或是一天三分捷报,每份捷报,都有收复一个县城的。

从黄鄂二州到九江一线,被长毛贼攻占过的州县不下数十,这捷报的操作,也是四人商议着来的,骆秉章是宦海老吏,左骡子是湖湘第一师爷,曾涤生是十年七迁的侍郎,而胡林翼也是当朝一品的子嗣,这四人的小班子,可谓是囊括了整个官场,耍这样的把戏,自然不是难事儿。

在折子里,除了叙己之功,四人也不敢忘了杨老三,挟杨军门勇猛无俦之势,是四人的折子里最常用的开篇,毕竟这个时候,杨老三是不能轻易吃罪的,一旦他使了脸色,说实话,即使是官文、骆秉章、胡林翼三人联手,怕是也扛不住杨老三的怒火,这次的军功太大了。

曾涤生在湖南转战千里,弄死了几多长毛贼?万余?而杨老三呢?伸伸手的功夫,两万五千人授首,长毛贼水营不复存在,九江、湖口在望,还得有多大的军功呢?

杨老三依着朝廷的谕令,打到了湖口,九江一役,长毛贼折损两万余人,湖口一役,长毛贼又折损了两万余人,所谓的西征大军,已经算是全军覆没,只可惜没有生擒石达开。

这次曾涤生也服气了,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啊!不足两万人马,一路歼灭长毛贼近七万,虽说后面这四万,是杨猛胡诌的,但近在咫尺的四人却是深信不疑的。

汪家塆的惨状,这四人亲身领教过,方圆几里的土地,都变成了紫莹莹的,正午时分,从村子里望去,周边都是亮闪闪的,那些都是血浸透的土地呐!

兰溪的场面,四人也见过,兰溪水缓战后两天,那河水都是铁锈色的,河水是什么染的,四人更是门清。

与汪家塆不同,兰溪那边,四人是趟着血泥巡视的战场,虽说尸首已经被掩埋了,但鲜血泥泞的河岸,却是杀伐的见证。

这次杨老三与之前不同,没有行那斩首之事,这事儿主要是朝廷犯怵,你动不动就解些臭烘烘的人头入京,晦气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