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页(1 / 2)

杨猛一提这个,左宗棠也就明白自己的姑爷,为什么在武汉三镇的时候,就深居简出了,到了岳州也是一样,本以为这小子是在用功,没想到这小犊子竟藏了私货。

想到曾涤生抱走的那些大部头,左骡子的心也热了起来,拿起杨老三给的马刀,这位也不住府衙了,大半夜的就冲爱婿的宅子奔去。

南昌的江忠源打的不错,死死的拖住了赖汉英的两万多人马,太平军攻城的把戏,也就是一招鲜的土攻,这土攻的玩不了,攻城就是僵持战。

赖汉英与江忠源玩这样的把戏,显然是玩不转的,接着打南昌,他只能碰一鼻子灰。至于北伐的太平军,就不是杨猛该主要关注的了,那是僧格林沁的差事!

只要江忠源在南昌拖住了赖汉英的主力,杨猛几人就有充裕时间在岳州浪费。这段时间,杨猛也没闲着,既然用书本将曾涤生引进了一个新的世界,当然要把基础牢牢的夯实。

想要夯实曾涤生的基础,洋枪、洋炮这些玩意儿,对他的说服力不大,一艘加装了动力的驳船,十几副单筒的高倍望远镜,几十块怀表再加上一些精巧的日用物件,就成了杨猛的手段。

让曾涤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洋务的用处,让他慢慢的变得倚仗这些东西,就是杨猛要做的事儿。

一艘木壳轮船,虽说对湘军没多大作用,但来往衡阳与岳州之间,原本十几天的时间,缩短成了两三天,这就是一个飞跃。

高倍的海军望远镜,可不是朝廷手里的那些普通货色,这东西,云南至今都没造出来,技术壁垒就摆在那里,可就跨不过去啊!

至于怀表,更是行军打仗的好东西,情报传递速度慢,各地的时辰有时候也有些差距,两块对过的怀表就能解决,钟表这样的东西,也是极为稀罕的物件,皇宫里都用,曾涤生根本没有拒绝的由头。

再有就是一些,涉及到技术的书籍了,这些东西,虽说对明湖和西山,算是浅显的玩意儿,但对许多以读书为乐的读书人来讲,却是一个新世界,配上一些简单的仪器、器皿,想必吸引力是绝对不小的。

赠书的第四天,杨猛正闲着没事儿,在摆弄那些西洋的小物件,要说服曾涤生,杨猛也得熟悉一下的,索朗白玛带来了曾左罗三人联袂而来的消息。

“让他们进来吧!”

四天不见,再相见,三人却让杨猛诧异了一把,满脸的倦色,血红的眼珠,虽说整理过但依旧有些狼狈的装束,看来这三人,这几天是没歇着的。

“你们这是怎么搞得?这才四天不见,怎得如此狼狈?

白玛!

给三位大人上盏参茶,让他们将养一下!”

瞧着半死的三人,杨猛不由的乐了,玩命的看书,显然自己算是把他们领进了门。

瞧着满脸悠闲的杨老三,左骡子也是气的慌,这杨老三害人不浅呐!一下就给那么多的好书,任谁能好好休息?这四天,左宗棠就一直呆在女婿的家里没出门,岳州的政事都给耽误了。

但那些书籍,对他确实太有吸引力了,虽说多半是纯技术的东西,但加上老夫子们的润色,再加上一些大清的实例,即使是纯技术的东西,读起来也是那么的引人入胜。

这也是杨猛的目的,本来十多页就能说完的东西,都被编成了几十页,上百页的科普读物,大清的读书人不缺脑子,他们缺的是兴趣,有了魏五这个大行家,再加上明湖书院的那些夫子们,编纂一些有相当功底儿兼着引人入胜的科普读物,还是手到擒来的。

杨猛要做的事情,不是讲洋务如何如何的好,只是简简单单的将读书人,引进洋务的大门而已,入门不需要多专业的东西,但需要的是引人入胜,需要的是勾起读书人继续探索的兴趣,一点点的基础知识,大段大段的实例,加上妙不可言的文章,才是最好的敲门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玩弄人心是杨猛的强项,这就跟前世卖货是一样一样的,多数人对杨猛前世的买卖都由抵触的,让人慢慢的沾上它,戒不掉它,就是杨猛要研究的东西。

这洋务在大清,就好比是杨猛之前卖的货,多数人都持抵制的态度,杨猛想要读书人支持洋务,就得慢慢的勾引他们,瞧这三人的状态,自己的策略还是很成功的。

浓浓的一盏热参茶下肚,三人有些萎靡的精神,不大的时间就被提了起来,杨猛随行人员之中,可是有郎中的,索朗白玛也是个有心机的,一听杨猛要上参茶,就让郎中看了一下三人的状态,高浓度的参茶最是提神,萎靡之后的振奋,让三人的心情也极为高涨,一个个几乎都憋不住要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