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页(1 / 2)

雅月,弄一份书信给老爷子和秦子祺,让两人一明一暗,给爷弄出点声势来。”

如今的杨猛遇到了瓶颈,湖南的读书人就是个好大的瓶颈,以商人的身份,很难亲近这些读书人,但若有了朝廷的军职,以建幕之名,就能笼络不少的读书人,让魏五出来说教,应该可以收服好大一批精英读书人的。

这些人的脑子好使,即使是半路出家,他们取得的成就,也不一定少于从小学习的天才,读书人才是大清的中坚力量。

但这次的事儿,多半只能让人看个笑话而已,自己当年夸下了海口,没有五省兵权绝不复出,或许有些人忘了,但有些人是绝对不会忘得,涉及到天家的面子,再小的事儿到了民间也是泼天的大事儿。

“早知道当年就说云南提督好了,妈的,意气坏事儿啊!”

说实话杨猛真是有些后悔,当年在林老虎面前夸下的海口,若不是因为这个,自己早就出山了,但天家要面子,他杨猛也要面子,这事儿骑虎难下了,自己只能默默的看着人家粉墨登场,上台唱戏了,干着急啊!

长沙失陷与否,杨猛并不关心,湖南还不是自己的地盘,失不失陷没他屁事儿,失陷了最好,或许那样自己也能早一步登台唱戏呢!

虽说盼着长沙失陷,但杨猛是不会给太平军任何帮助的,有了杨秀清这个天生的帅才,太平军本就不好对付了,再援助他们,那就真是养虎为患了。

杨猛不在意长沙的得失,但朝廷不能不在意,身为待罪钦差的赛尚阿也不能不在意,一听到长沙差点被攻破的消息,赛尚阿实实在在的被吓了一大跳,若是长沙失陷,他的罪责最大,是他把长毛贼放出广西的,到时候只怕要抄家问斩呐!

现在可不是藏私的时候了,赛尚阿狠了狠心,咬了咬牙,把自己的亲卫两千人派了出去,这两千人走了,赛尚阿手里的兵马,也就剩了千多人,自保都很艰难。

这个时候,真是到了以身作则的时候了,老子是钦差都把亲卫大军派了出去,下面的将官们自己看着办吧!

赛尚阿虽说被革了职,但依旧有生杀之权,这位钦差也放了狠话,半月之内各路在湘援军不入长沙境内,一律问斩刑。

这是军令,不是儿戏,若是在平时,赛尚阿也不敢发这样的军令,一旦发了全军上下都要抵制他这个钦差大臣,但世易时移,长沙城万万丢不得,一旦丢了斩刑算个屁?抄家灭门都有可能。

清军的将领们得了赛尚阿的严令,也不敢疏忽大意,绿营兵将在朝廷眼中没啥地位,见官矮三级,赛尚阿说了要问斩,就一定会问斩,这个时候保命要紧,但他们运动的轨迹,也紧紧实在长沙府的外围,一府之地有远有近,近的近在咫尺,远的远隔百里,这点谋算他们也是有的。

朝廷那边得了长沙城墙被炸塌的消息,也急了,长沙是省府,万万丢不得,一旦丢了长沙这全国各地,除了长毛还不知要多出多少红毛、绿毛呢?

一边勒令赛尚阿指挥大军入长沙,朝廷那边也极力的敦促两广总督新任钦差大臣,徐广缙,入湘接替赛尚阿的职位,赛尚阿在广西打的狗屎一样,这次在湖南虽说提出了一个加固堤防,遏制太平军的中肯主意,但赛尚阿这个皇帝的亲舅舅,已经失了圣眷,再也不敢用他了。

万一这湖南在打成一坨屎,让长毛贼入了湖北、江西,大清国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第四百九十八章 金牌师爷左宗棠

长沙变成了危城,这个时候连赛尚阿这样的都尽心尽力了,更不用说长沙城中的诸人了,但尽心尽力归尽心尽力,各自为政的局面还是如以前一样。

军中将官的地位,也因为围城大战,越发的高涨了,虽说一品的提督官要受二品的巡抚统辖,可如今的长沙却不是如此。

鲍起豹在城墙上,按着自己的法子来,向荣在城南天心阁,也是按着自己的法子来,城内两提督的时候,新巡抚张亮基还有几分面子,鲍起豹、向荣两人一内一外各自为政,张亮基那三分薄面,也变得跟地皮差不多了,成了任人践踏的玩意儿。

这也是有原因的,张亮基虽说是从基层上来的高官,但对于兵事,他还真是个门外汉,许多东西都要听这两大提督的,多半时候他只能嗯啊应是,时间久了这威严就慢慢的没了。

洪杨的土攻之法,破了长沙铁城,有个人到了不得不用的时候了,来长沙之处,张亮基也做了充足的准备,不仅带来了大批的弹药,也带来了一个能人,三请才请来的湘阴能人。

这人自比卧龙,心气儿高的很,张亮基三封书信,加上长沙守备胡林翼,屡次劝说,这人才勉勉强强的进了长沙。

前期清军能守住长沙而不乱,大军器械与军资调度有方,不是张亮基的功劳,而是幕僚们的功劳,而幕僚的首功,当记在湘阴人左宗棠左季高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