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千人突然出现在省府桂林附近,还不是朝廷的兵马,想要瞒过怕死的赛尚阿,根本没有那个可能,距桂林还有一天的路程,大路小路上的清军侦骑,数量就慢慢多了起来。
“呵呵……这赛王八,真还是个做鳖的料,壳打的很呐!
差人告诉那些侦骑,就说昆明杨三找赛钦差讨公道来了。
咱们的队伍,也快些走,我这身上满是一股尸臭味,再不快些,董先甲就烂在渔网里了!”
有了步行的练勇,这队伍的速度就慢了下来,时间对杨猛来说充足,对渔网里的董先甲和他那一众镇标的头颅,就不怎么够用了,虽说用石灰粗粗的处理了一遍,但一天多的时间,不仅那些头颅臭了,董先甲身上也生出了白色的小蛆虫。
杨猛急着到桂林,可赛尚阿却不打算见杨猛,谁能想到这杨三傻子会带着好几千人马到桂林呢?
对于杨家的责问,赛尚阿早有准备,实在不行,就给杨家扣上个勾结发逆的罪名,可杨三傻子带着练勇来了,赛尚阿就没这个胆子了。
川西一役,杨老三凭着川西的矿丁,屠了三千康巴精骑,这在朝中可是实打实战功彪榜,与杨三傻子开战,赛尚阿可真没这个胆气。
杨三傻子可比洪秀全的发逆厉害多了,发逆也不过万余人,就劳动了朝廷近十万大军,再与杨三傻子在桂林开战,那他赛尚阿就算是活到头了。
一个能轻易拿出几十万两黄金的豪商,一个控制着云贵川三省矿丁的豪商,这个时候,别说他赛尚阿惹不起,就是朝廷也惹不起啊!
第四百六十六章 讨公道(七)
杨三傻子来了,赛尚阿突地脑中一动,想起了近期频频被劫的军饷,自己撺掇董先甲劫了杨家的粮船,这杨三傻子劫了朝廷六十万两的军饷,前因后果啊!
想到这里,赛尚阿的头上也冒汗了,杨三傻子来者不善呐!
桂林城中虽说有几千兵马,可赛尚阿没有信心挡住从云南过来的杨三傻子,想到杨三傻子带人造反,一瞬间赛尚阿觉得,自己的裤裆里好像被人塞了个冰坨子,凉呐!
“唉……本以为杨家不在意,没想到,这杨家如此小心眼,快去召回乌兰泰,桂林危矣!”
虽说杨三傻子给侦骑的消息是来讨公道的,可这蠢物连僧格林沁那样的科尔沁郡王都敢往死里打,难保这傻子心一横,不敢宰了自己。
虽说劫了杨家的粮船,解了大军的补给之虞,可惹出了带着几千人的杨三傻子,也是赛尚阿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
这事儿要是闹到了朝廷,别说自己是新帝的亲舅舅,就是亲爹也难免项上挨一刀。
杨家的实力,可不是太平军的发逆能比的,杨猛做过督标中军,做过滇西的总兵,还在川西打过朵康,杨老三年纪虽轻,但在军中的威望不小,万一逼反了杨家,西南半壁都危险了!
想想杨三傻子,赛尚阿又想起了康熙爷时候的吴三桂,那个也是从云南起的兵,一直打到了中原腹地。想到这里,赛尚阿才知道,这杨家的粮食有多金贵,早知道是这个结果,借天做胆,他也不会撺掇董先甲去劫杨家的粮船。
召回乌兰泰,赛尚阿的心里依旧没底儿,他才不管被围在永安的太平军呢!那些土豹子,给杨三傻子提鞋都不配。
一天的功夫,乌兰泰率领三千精兵,退回了桂林,杨猛得了这个消息也不紧张,他也没打算和赛尚阿翻脸,这次只是为了讨债而来。
到了桂林,把董先甲和人头丢在了城门口,一个睚眦带着岑毓英为杨猛操刀的书信,就等在了大门紧闭的桂林城外。
看了杨猛的书信,让人验了一下区振祖的正身,得出的东西,却让赛尚阿有些心惊肉跳,去验人的是桂林的几个衙役,别人他们或许不认得,但本省的总兵官董先甲,他们怎能不认得?
一手拈着杨猛的书信,一手不断的轻拍着桌子,赛尚阿也在判断形势,或许带兵打仗、剿匪戡乱,赛尚阿是个蠢货,但对形势的判断,他却有独到的眼光,而且赛尚阿的眼光,比许多人要强的多,不然他也不会入主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