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页(1 / 2)

你们两人,找好接任的人手之后,选一批西山书院的干才,广州要建一座比西山大上十倍、百倍的铁厂。

去了之后,先不要急着做事儿,广州是个东西方交汇的商埠,了解一下西方世界,广州的铁厂,不需要你们做成世界最大的铁厂,但世界最先进铁厂的名头,你们必须拿到。

在广州你们的眼界就要放开,每做一样事情,不要看大清,要看世界各国,要做就要做最先进的,凑活!是绝对不行的!

又快又好!做出成绩,这是三爷对你们的期许,也是大清百姓对你们的期许!”

处理完了广州的首尾,杨猛的心里这才稍稍的安定了一下。潘仕成虽说是自己的岳父,但船政学堂和船厂的实权,却不能交给他,广州的这两项事务,对云南来说太关键,外戚之流,绝对不能在船厂和船政学堂,总揽大权!

“谭玉彬定不负三爷的期许!”

“是!”

谭李两人的答复还算凑活,但两人之间隐隐的火药味,杨猛却嗅了出来。

“哼!还未至广州,就互不服气,你们想干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和衷共济才是做事的法门,你们到了广州,谭玉彬你要在技术和人才上支持李明福,而你李明福也要在实际操作之中,检验船政学堂的得失,并作出改进的法子。

广州不是斗兽场,是你们留名青史的地方,船政学堂和船厂,互为依附,少了谁事情都做不成,要想置气,就能你们作出的成绩来说事儿!”

谭李二人不合,倒是杨猛希望看到的,但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也要有个限度,这两人要是掌握不好这个度,就会耽误大事儿,杨猛的一通训斥,也让谭李二人加起了小心。

第二百四十三章 筹谋(中)

给谭玉彬、李明福两人安置好了差事,滇西那边的新军,也都安排好了,广州的事情的就算是暂告一段,至于铁甲舰的事情,不急在一时的。

将目光转向葛仕扬,他手上的事情也不少,滇铜复起对西山书院来说,只是小事儿,引进西洋各国的工业,才是葛仕扬要做的大事儿。

得了杨猛的暗示,葛仕扬拿出一本小册子,翻开之后,就开了口:

“领主大人,这次进口的采矿机械,可以用于二十个矿场,但这些还满足不了昆明附近的铜矿、铁矿、煤矿,采矿机械怎么分配,您要拿个主意。”

六十船机械,听着不少,可对云南来说却有些杯水车薪了,如何分配采矿机械,葛仕扬不敢拍板儿,只能等着杨猛回来再说。

“留下一批机械你们拆了,研究一下制造方法,能制造的就地制造,不能制造的,想办法购置专利技术,抓紧摸索出制造技术。

剩余的机械,三分之二留在昆明,其余的三分之一发到滇西。滇西的矿场,首先是最大的白铜矿,要有机械,其他的就按照需求,分派到铜矿和煤矿。

昆明这边,以煤铁为主,铜矿放在最后,大的铜矿开上一个也就够了。

冶炼问题,你们也要解决,江树先事先选出的地方,你们要谋划一下,铜铁的冶炼,要集中在一起,这样采矿机械该如何分配,就清楚了吧?”

统摄大局这样的事情,杨猛不会假手于人,不管自己做的对不对,杨家上下,都要听自己的号令。做错了再改,但杨猛绝对不允许别人,在自己的地盘指手画脚。

葛仕扬这么做是不错的,但他这么做,不是因为自己的权威,而是因为葛仕扬缺少统摄大局的能力,看来也该敲打他一下了。

“领主大人,其他的机械作何用途,我已经安排下去了,冲压机械,用于制造一些日常用具,这个的利润很好,我们现在的效率,是以前的十几倍。

还有一些水力机械,我也在安排了,这些机械主要用于粮食的加工。兵工厂那边,我也给了他们一部分机械,缺少的部分机械,我也列出了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