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页(1 / 2)

杨猛所说的事情,许多已经在建了,这只不过是个挂名头的事情,私人做和官府做都是无所谓的,但对二哥来说这差距就大了去了,官府做,那是二哥的政绩;私人做,就与他没什么关系了。

“好啊!不愧是仁孝杨家,这些琐碎的事情,你们都能想得到,不负圣上的恩赏啊!云南府的事情成了,我为杨兄请功。”

事情进行的极为顺利,这场交易算是皆大欢喜,杨家为什么要做这些,无非是为了名利而已。杨家这么争名夺利是值得褒扬的,毕竟最终获利的还是朝廷和百姓,杨家得的不过是小头而已。

一个滇铜复起,军机们把他当成了晋级的辅助,杨家则是把他做成了并吞云贵川三省铜课的大餐,而林则徐也来的不晚,借着铜课解京之事,巩固了自己的总督之位。

“林兄,不知何时接任啊?铜课解京,还是要总督大人用印的。”

买卖归买卖,交易归交易,钱货两讫才是正理,自家老三的副将之职,老二的云南府通判之职,都需要林则徐这位总督用印的,不然付了钱拿不到货,岂不是冤枉?

“就这几天吧!炯甫那边还有些事儿要交代一下,捋清了云南的杂事,就是林某到任的时候。”

“林兄,这些天是宿在这里还是宿在炯甫先生那边?老三都安排妥当了,在昆明城里,给您预备了宅子。

这个咱们就不要推辞了,您是志茂的坐师,咱们杨家又有这个条件,咱们不送不卖,只是暂住,权当志茂尽孝了。”

“嗨!杨兄这么说话就外道了,这事儿还是有些晚了,我家的老二老三已经在昆明置了一所宅子,早知这样,我就不破费了。这下可好,浪费了志茂的一片孝心。”

住杨家给的宅子,那就是授人以柄,这样的事情,刘存仁可以做,但林则徐是绝对不能做的。

第一百八十三章 和风细雨

林则徐六月中来的云南,消息一直没有泄露,现在就是杨林互相试探的时候,杨家做了什么,林则徐又做了什么,两家都在默默的看着,一旦有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那就宣告着合作的破裂。

而这段时间,林则徐也约了几个云南的官员,谁没个亲朋故旧,有些东西瞒是瞒不住的,通过这些官员,林则徐再次捋了一边云南的形势,这也是对杨家的一个考验。

可这些现在做却有些晚了,林则徐千不该万不该,把自己的同乡兼幕客刘存仁派到云南,遇上了杨猛也不知是林则徐幸运还是倒霉。

林则徐的许多想法,都被刘存仁传给了杨猛,借着这些,徐子渭、魏五,也大体推算出了林则徐要走的路子。

“林则徐不愧为虎臣也!能屈能伸,他这是要冷一冷云南,贺长龄倒台、李星沅遁走,让云南官场浮躁的很。

滇西连年动乱,回回的情绪也浮躁的很,杜文秀等人解回云南的时间,被他定在了年底,这招高明啊!

有了这段时间的冷却,到时候即使永昌一案审理的不随人愿,也能大抵上保证云南的安定。”

魏五对于林则徐的手段,相当的赞成,云南现在就是锅热汤,已然沸腾了,再加上把火,只会把汤给煮干,不若撤去底火,让他慢慢冷下来。

“魏先生,这林则徐不过如此啊!他忽略了永昌的哨练和七把香会,这些人不是官员,不懂朝廷处理事情的方法,只怕这永昌一案,不会那么容易的。

但林则徐的法子还是很有用的,如您所说,即使永昌一案审理的不公,回回那边也不一定会闹事。但这个怨恨我们想化解也很难啊!

林则徐是朝廷的人,只依着朝廷的方略办事儿!但云南是咱们的地盘,决不能让沈振达和七把香会的人乱了咱们的布局。

三爷,您不是接了督标中军嘛!待到滇西出事儿的时候,您可以请缨过去,狠杀他们一下,在加上咱们与杜文秀的关系,只要咱们表明了态度,做出些实际的事情,回回之事也不是无法解决的。”

徐子渭的看法,却是从杨家出发,林则徐的对策虽好,但不利于杨家控制滇西,回回在滇西的势力还算可以,他们老是变乱,对谁也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