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1 / 2)

十个字还有自己的名字,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潘桂带人发完了后面的,就开始收前面的纸张了,没字的甩到一边,有字的留下,没想到他一个甩纸动作,引来了妹夫的责备。

“把纸捡起来,都是好纸为何要随意丢弃?该花的银子,一分也不能少花,不该花的一厘都不能浪费!捡起来!”

潘桂也是平日里大方惯了,没想到在妹夫杨猛一露怯,就挨了一顿板子,妹夫的话不能不听,潘桂溜溜的回身把丢在地上的白纸捡了起来。

捡完了纸张,他这才把二十几份写着字的纸,呈了上来。

“念!”

“筹划改建铁厂,曹之嫌。”

“滇铜复起,李明福。”

“三爷自有安排,孙成涵。”

“英明神武不过三爷,刘毅沉。”

“办洋务学西术繁荣云南,谭玉彬。”

……

“不错!还有人猜到了,谭玉彬,赏金五百两;李明福,赏金三百两;曹之嫌,赏金百两。

其他交白卷的赏金十两,你们不知道就没写,说明你们诚实,当赏!

至于拍马屁的,看看光景就成了,溜须拍马你们也学的不到家。”

杨猛的话说完之后,多数人都舒了一口气,而几个胡写八写的只能低声叹息了。

进明湖书院的这些人,多数都是穷苦的读书人,十两黄金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我要筹建西山矿冶书院,葛师傅做院长,谭玉彬、李明福、曹之嫌,你们三人可愿意辅助葛师傅?”

得到了三人肯定的答复之后,杨猛这才扫了三人一眼,谭玉彬年纪最轻,三十多岁,脸色黝黑而健壮,双目炯炯有神而不斜视,应该是个任事的。

曹之嫌,四十多岁,与谭玉彬正好相反,倒是与徐子渭有的一拼,身材瘦弱,五官有些猥琐,留着两撇鼠须,双眼贼溜溜的直转,一看就是个投机之人。

李明福,在三人之中岁数最大、也最沉稳,年纪应该有五十多岁吧!身形中等、手脚略粗、一脸的沧桑,双目略显浑浊,但目光坚定,当是个实干家。

“谭玉彬做葛师傅的副手,也就是西山书院的副院长,替葛师傅分忧。

曹之嫌,做外务管事,专门负责书院的人事。李明福,做内务管事,专门负责书院派发下去的各项事务。

这些职位只是暂时的,做得好继续坐,做不好让出位子,给做得好的人坐。”

杨猛边说边看,说谭玉彬的时候,多数人是羡慕,说曹之嫌的时候,多数人不服气,说李明福的时候,多数人表现出来的是钦佩。看来自己玩的花活儿算是成了,金子没白发。

“都忙活了大半天了,各位也累了吧!饭食已经准备好了,待会儿各位先用饭,吃完了之后还有事儿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