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洲,便是后世的台湾,在此时还属于一块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岛上偶尔有会稽附近的渔民上去躲避风雨,至于有没有不着寸缕的野人,那就只有陆勉去了才会知道。
陆勉离开之后,孙坚父子接连占据了芜湖、丹阳、石城,然后从牛渚渡江,夺下历阳,渐渐逼近袁术的老巢寿春。
到了此时,袁术布置在寿春周围的几路大军已经四去其二,而剩余的两路中纪灵部已经等于是半残,只剩下桥蕤一路还能坚守。
徐州卢植一直密切关注着扬州的战事,当桥蕤开始向寿春方向收缩之后,他便派出管亥和徐盛兵分两路,从下邳郡和彭城郡两个方向收复曾被袁军占据的土地。为了给袁术造成四面楚歌的景象,徐盛和管亥在完全收回被占的徐州地盘之后,继续向西挺进,一直将部队开进到淮河北岸距离寿春城不到百里的地方。
随着夏侯渊、黄祖和孙坚三路部队不断向着寿春逼近,袁术赖以生存的空间被压缩到只剩下寿春、下蔡、西曲阳、成德和合肥五座城池。
围攻袁术的几路部队心有灵犀的同时停了下来,他们分别占据有利地形,对袁术围而不攻,打的主意就是要把袁术活活困死在寿春城内。
袁术在寿春城内已是破罐子破摔,他这些年在扬州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饿死,到了此时更是部众离心,他的部曲陈兰和雷薄相继叛逃,宁愿躲进灊山当山贼,也不肯再给袁术卖命。
时间已近冬季,江淮地区再一次迎来了严重的旱灾,伴随这旱灾而来的还有一场惨烈的大饥荒,已经被袁术搜刮的一干二净的各处城池,再也拿不出粮食供养士兵,江淮之间处处可以见到人吃人的惨剧。袁术的部队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士兵逃散现象,就算纪灵和桥蕤拼命压制,也是收效甚微,因为士兵再不逃跑,就有被饿死的危险。
沛郡太守舒邵看到百姓凄苦,于是亲往寿春劝说袁术开仓赈济饥民,袁术听后大怒,要斩舒邵于闹市,被袁胤死死拦下。袁术发疯,袁胤却不想陪着袁术一起疯,他知道此时若斩舒邵,寿春立即就会发生一场剧烈的兵变和民变,到时候愤怒的士兵和百姓一定会冲进袁术的府邸,把府中所有人都生吞活剥了。
此时的袁术,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就像一只浑身沾满污秽的老鼠,没有人可以投靠,也没有人敢收留,等待他的只有灭亡一途。
袁术开始呕血,最初的时候每天只是几口痰的量,然后渐渐增多,城内的医生被抓来给他诊病,结果每一个来过的都是战战兢兢,不敢说出袁术命不久矣的实情。
困守成德的纪灵,害怕重蹈张勋的覆辙,他选择了向孙坚投降,彻底打开成德通往寿春的道路,任凭孙坚父子率领大军从城下昂扬而过。夏侯渊也不甘落后,他将部队开进到距离寿春只有四十里的下蔡,隔着一条淮河坐看河对面不断有人倒毙在向外逃亡的道路上。
守在寿春城内的桥蕤此时已经不再管束部队,士兵们愿意往哪里逃都可以,只要不在城内抢掠就行。
一个寒冷的冬日傍晚,因为咳血而昏死过去的袁术渐渐转醒,他呼喊左右,想喝一杯热的蜂蜜水,结果整个府邸里面已经没有人答应。袁术双目无神地盯着房梁许久,然后大声高呼:“想我袁术四世三公之后,竟然落到今天这种结局!”
袁术连着喊了三遍之后,然后猛烈地咳血,直到断气。
袁术终于死了……
其实,自从袁术称帝以来,寿春城内的所有人都知道袁术会有今天,所有人也盼着这一天尽早到来。就连袁术的两个儿子,他们也盼着袁术赶紧死,不要把一家人都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去。
获悉袁术死亡的消息之后,桥蕤一身轻松,他让士兵打开寿春的南门,将孙坚迎进了城内。桥蕤知道这几路讨伐袁术的部队当中,唯有孙坚会善待袁术留下来的部队,还有袁术的家人。
孙坚入城之后,首先做的事情是把随军带来的粮食分给城中饿得只剩一张皮的百姓和士兵,接着封锁了袁术的府邸,把袁术称帝以来置办下的各种逾矩的礼器、配饰、车辇等全都封存起来。袁术留下的家人,孙坚派士兵将他们全都送到了富春,也就是孙坚的老家。孙坚把袁术的女儿许给了二儿子孙权,袁术的儿子袁耀,也被孙坚留在身边。
袁术已死,曾经追随于他的部下作鸟兽散,有人向北去投奔曹操,有人向西去投刘表,还有人向东去投徐州,剩下的则被占了寿春的孙坚一网打尽。
一场瓜分盛宴到此落幕,曹操占了庐江的北面,刘表占了庐江的南面,孙坚占了袁术原本在长江以南的地盘,还有九江的大部分,就连一直不曾真正攻打袁术的管亥和徐盛,也趁机占了九江的东北角。
袁术覆灭的消息传出,天下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朝廷也对出兵讨袁的各路势力进行了嘉许和表彰。
朝廷剥夺了吕布前将军的封号,将之送给了徐州牧卢植,兖州曹操被加封为后将军,荆州刘表被加封为右将军,刘表空出来的镇南将军封号,落在了孙坚的头上。
朝廷的封赏都已经颁布下来了,接下来就是从曹操、刘表和孙坚口中夺食,给新任的扬州牧王邑寻找一块落脚的地方,总不能让他一直呆在洛阳不去上任吧?
朝廷派人分赴昌邑、襄阳、徐州和富春,向曹操、刘表、卢植和孙坚表达了希望他们把吃进口中的肉吐出来的意思,这己方除了卢植十分痛苦地答应了,其他人则是犹犹豫豫,找出各种理由进行搪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