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页(1 / 2)

为了实现与张济联合的意图,刘备派出简雍前往宛城拜见张济。

张济和张绣叔侄二人刚刚在南阳落脚,他们很担心刘表会和刘备联合起来对付自己,所以在听说简雍前来拜会时,热情地接待了简雍。

简雍对张济说道:“南阳乃膏腴之地,将军能来,足见眼光长远。只是将军可曾想过,以您现在的兵力,能否守得住南阳?”

张济皱眉不语,张绣却是黑着脸反问简雍:“守不守得住南阳,那是叔父的事情,难道你觉得仅凭刘玄德那点兵马便能奈何得了我们吗?”

“锦钰(张绣字)不得对宪和先生无理!”张济出语,喝退了张绣。

“宪和先生,实话实说,以吾麾下兵马,若是刘表全力来攻,自然是无法抵挡,但就算我叔侄兵败南阳,也绝对会让刘表崩掉几颗门牙!但是,刘表还要对付江东孙坚和扬州袁术,他可能把全部兵马调到南阳来么?”

张济既然能在关中与李傕和郭汜这些魔头一起混了这么多年,自然也不是简雍几句话就能吓唬和糊弄得了。

“将军所言不差,不过你是否漏算了洛阳方面?刘虞已经入京主政,按他在幽州时的作为,肯定是要催促各州向朝廷进献岁赋,到时候将军您交还是不交?”

“当然是不交了!朝廷要问荆州收取岁赋,去找刘景升便好,关我们鸟事!”张绣有些不满的插嘴。

“呵呵,少将军这话说的好。可是,若是刘景升对朝廷说你们占据了南阳,阻断了道路,借故不向朝廷上交岁赋,你们猜朝廷会不会出兵前来征讨你们呢?”

“我们连刘表的十万大军都不怕,又何惧洛阳那点兵马!”张绣就像一个不点自燃的炮仗,总是抢着说话。

“少将军好志气!说实话,吾方的兵马并不比你们的少,可一想到刘虞那个如狼似虎的儿子,玄德公便是夜不能寐。据我所知,刘世仁自领兵以来,似乎未尝败绩,如果他觉得你们驳了他父亲的面子,你们猜他会不会领兵前来讨伐?”

“就算刘世仁出兵,第一个收拾的也是你们!”

“呵呵,少将军说得不错,如果洛阳出兵,我们自然是首当其冲,可是我们一旦战败,接下来是不是该轮到你们呢?”

简雍的口才确实不错,对于张济叔侄两个的风言冷语一直笑着面对,但最后问出的这句话却是让张济和张绣心头巨震。

张济大约已经猜到简雍的来意了,他不认为刘备此时还有派人前来消遣自己的雅兴,所以直截了当的对简雍说道:“宪和先生此来,是为了游说你我两家联手的吧?”

简雍一脸肃然地点头,说道:“如今的形势,对于你我两家而言,合则两利,斗则两败。既然我们都是在夹缝之中求生存,何不放下猜忌和敌意,精诚团结,联手对外?”

张济沉思良久,对简雍说道:“宪和先生说的对,当此存亡之际,你我两家确实应该联手,只是如何联手,总得有个章程,我可不想再跟面善心毒的豺狼为伍!”

张济说这话时,自然是意有所指。当初他在长安就是被李傕和郭汜反复利用,到了最后他索性抛下李傕,离开了关中。有道是“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张济现在对于联合的事情警惕性很高。

简雍见张济已经有了联合的意向,也不强求马上就订下盟约,于是说道:“我这就返回鲁阳将会谈的结果禀告玄德,将军放心,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双方联合后的行动章程,然后送于将军斟酌。”

张济觉得简雍这趟来诚意十足,也就同意了简雍的提议,安心等候刘备拿出一个双方都认可的联合约定。

简雍回答鲁阳之后,将会谈的过程向刘备详细做了汇报,刘备听了之后心中有了计较。刘备不会告诉简雍,他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想过真正跟张济联合,他想的是如何把张济从关中带过来的这一万多人马给吞并掉!刘备不告诉简雍自己的真实想法,倒不是觉得简雍不可信,而是他觉得这件事情需要一明一暗两步同时走,而喜欢说大话的简雍无疑是明面上负责联络最合适的人选。

刘备很快就拿出了一个很是公道的联手盟约,在这份约定当中刘备对于张济叔侄两个占据的地盘没有半分觊觎之意,只是要求双方今后在军事上保持共进共退,一方遇到危险时,另一方要不遗余力地进行救援。

张济看过之后,觉得比较满意,便与刘备约定了一个时间,然后双方在鲁阳与宛城中间的衡山脚下秘密焚香祭天,歃血为盟,结成了盟友。

就在刘备和张济私底下搞小动作的时候,距离宛城两百多里外的襄阳乡下,在一个三面环山的谷中,一位年仅十九岁的白面书生正对来访的几位好友纵论天下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