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页(1 / 2)

“好!好!”皇甫坚寿冷冷地连说两个“好”字,寒着脸走出了吕布的大帐。

帐外,张辽拦在皇甫坚寿的面前,轻声说道:“皇甫将军,前将军命令由我恭送将军出城,五百士兵就在营外等候。”

皇甫坚寿知道此时已经无法挽回,既然吕布铁了心要驱赶自己,如果还强留在安邑,只怕自己会有生命危险,于是随张辽离开,带着五百士兵出了安邑城的东门。

东门外,张辽见左右无人,好意提醒皇甫坚寿说道:“皇甫将军,此去闻喜凶多吉少,不如当机立断,直接带着这些士兵向南而去,渡河之后前往洛阳!”

“多谢文远好意,只是吾若就此离去,却让人讥笑皇甫家出了一个软骨头!闻喜虽然凶险,却也凶险不过安邑,某这次便带着五百士兵前去守闻喜,倒要看看谁回来取吾项上的大好头颅!”

见皇甫坚寿如此坚决,张辽也是有些意外,该说的话他已经说完,既然皇甫坚寿一心只求大义,那他也就不好再多费口舌。

“文远,某有一个不情之请,为了朝廷,也为了你自己,一定尽力阻止前将军随意杀戮!另外,我的好友王凌还留在安邑,他善于谋略,又与驻守陕县的贾梁道私交甚笃,如果安邑危急的时候,不妨与他联系!”

“皇甫将军的话,张某已经谨记于心,此去闻喜,还请保重!”

两人在东门外辞别,张辽翻身回城,皇甫坚寿则带着五百步兵,头也不回地向北而去。

吕布赶走了皇甫坚寿之后,顿时觉得心里舒坦不少,现在他又找到了那种生杀予夺的美妙感觉。为了防止城中的大臣和他们的家眷私自逃跑,吕布将安邑四座城内封死了三座,只留南门供人进出,而且还派手下几个心腹将领轮流把守门口。

皇甫坚寿带着少的可怜的五百士兵来到闻喜,却也不是一心等死,他自领了闻喜县令职务,指挥士兵们清理城中堆积多日的垃圾,发布安民告示,维护城内的治安,似乎完全忘记了距离闻喜不到六十里外的绛邑还驻守着麹义的两万大军。

驻守绛邑的麹义得知吕布居然只派了五百人就敢来守闻喜,觉得自己被戏弄了,他想教训一下吕布,于是派出三千士兵,准备攻打闻喜。

正当麹义准备出兵之时,从轵关陉西端新修筑的关隘中出来了一名信使,代表赵云给麹义送上了一封书信。赵云在信中警告麹义保持现状,若是敢出兵向南攻占闻喜和安邑,那么赵云就会给驻守壶关和天井关的部队下令,让他们前去攻打上党,而赵云也会从轵关陉出兵河东,攻击麹义。

麹义一向目中无人,但他看了赵云的亲笔书信之后,却是生出几分无力之感。麹义相信赵云写这封信不是为了吓唬他,因为赵云不需要这么做,如今典韦和文丑的部队就驻守在轵关陉内,如果再加上赵云率领的申息军,只要赵云愿意,随时可以通过轵关陉出兵河东,而他根本无法阻挡。

麹义不想因为自己而挑动河东混战,既然袁绍还没有给自己下令,他就权当没有看见吕布在安邑和闻喜搞得一些小动作,然后继续安稳地驻守在绛邑。

第四五八章 暗中交换

吕布本以为皇甫坚寿去了闻喜那个鬼地方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逃跑,结果皇甫坚寿不仅安心在闻喜呆了下来,而且还干得有板有眼,将本来只有五百人的队伍扩大到了一千多人。

吕布心中纳闷,他想不通为何驻军绛邑的麹义会坐视皇甫坚寿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坐大,因为这显然不符合常理。吕布想不通,皇甫坚寿同样也想不通。别看他在士兵面前表现出一幅坦然无畏的样子,可他也不想白白送死呀,如果不是被吕布这厮逼到这种境地,龟儿子才愿意只带五百步兵就跑到麹义的眼皮子底下搞事。

麹义被赵云威胁的不敢拿皇甫坚寿开刀,这种丢脸的事情自然不好到处张扬,所以大家都被蒙在鼓中。就在吕布和皇甫坚寿都纳闷的时候,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出现在了河东,并且很快就在河东引发了一股涌动的暗流。

这位重量级人物,便是刘和的左膀右臂,统属着军情司的田畴。

田畴受刘和所托,从邺城途径河内秘密抵达河东,首先见的是麹义。虽然目前与麹义属于敌对的阵营,但田畴根本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因为他手中握着麹义感兴趣的东西。

麹义此前从未与田畴接触过,但他却是听说过田畴的名字,也知道田畴是刘和十分信赖的属下,所以对田畴客气有加,不敢怠慢。

田畴开门见山,告诉麹义自己这次来是想让麹义帮忙把郝昭的家人从晋阳送到河内,作为交换的条件,冀州方面可以把邺城之战时俘虏的逢纪释放。麹义觉得这样的交换对自己没有多少好处,于是不肯同意。田畴提醒麹义,他还可以帮忙把麹义的家人从青州平原迁往并州。麹义听了田畴这话,当时就变了脸色。麹义请求田畴保证自己的家族在平原的安全,田畴一口答应下来,如果不是麹义推三阻四的,他也没打算用麹义的家人威胁麹义。

把麹义这边的事情办妥之后,田畴又前往闻喜,暗中会见了皇甫坚寿。

为了让皇甫坚寿认清形势,田畴没有隐瞒赵云出面威慑麹义的事情,这让皇甫坚寿心中的疑团终于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