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一脸正色地说道:“年初离开马城之时,我曾提及你的婚事,当时你说中意邺城甄家女子,还看上了颍川唐家的女子,我已经派人前去了解过了,这两家都不合适!”
“怎么不合适了?”刘和顿时急眼了。
刘虞白了刘和一眼,说道:“你所说的甄家那个叫宓的女儿,今年才九岁,你觉得合适么?”
“呃……”刘和顿时语塞。
“你提到的另外那家,更加不合适!唐瑁之女唐姬,乃是已故少帝辩之妃嫔,岂能再嫁于你为妻?”刘虞说道这里,脸色已经变得很不好看。
刘和本来想说唐姬很可怜,如果自己不大义凛然地站出来解救她,将来她的命运就会十分凄惨,可是看到老爹的脸色之后,还是把话都憋进了肚子里面。
刘虞语重心长地说道:“世仁,不是为父责备于你,婚姻之事,不能有半点儿戏和马虎,你平时行事都很稳妥,唯独在这件事情上让我觉得欠妥!我现在再给你一次机会,容你想一想是否有合适人家的女儿与你般配,如果实在想不出来,那我只好请人说媒了。”
眼见刘虞说的这么严肃,刘和急忙开动脑海中的“搜索引擎”,拼命地回想还有什么女子适合嫁给自己。
“甄宓还是个九岁的幼女,也不知道现在大乔的年纪有多大;貂蝉被董卓睡过了,下一步还要被吕布睡,老爹肯定不会同意;刘大耳去了徐州才娶了糜竺的妹妹,貌似年纪应该不大;对了,还有才女蔡琰,不知道现在跟卫仲道成婚了没有……”
刘和皱眉想了半天,然后对刘虞说道:“父亲教训的是,孩儿又仔细地想了一遍,觉得大学士蔡邕之女蔡琰、乌郡桥公的大女儿、东海糜竺之妹似乎尚未嫁人,这三家的女儿,孩儿都喜欢!”
刘虞看着儿子一脸认真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指着刘和的鼻子说:“你呀你!让为父怎么说你才好!我只让你说一个,你一口气报上三家女子,难不成还想让我全给你娶回来?”
“若是能够如此……那就……再好不过……”刘和说这话的时候,声音越来越小,到后面就像蚊子叫唤一样。
“什么?你再说一遍!”
刘和:“……”
“给我滚出去!”刘虞拍着几案,将刘和骂跑了。
等到刘和走后,刘虞嘀咕:“嗯,听说蔡邕之女素有才名,倒是我儿的良配;东海糜竺虽然出身商贾,他的妹妹嫁于吾儿做个妾室倒也不算委屈;只是乌郡远在江南,那桥公的大女儿不知长得如何?为了刘家子嗣兴旺,老夫这次便拉下脸皮来替他张罗婚事!”
第一六六章 待宰的鱼腩
鲜于辅奉刘和之命,率领六千骑兵南下冀州支援韩馥,走到半道上,遇到了前往蓟城求援的审配,于是将他忽悠到军中,临时充当了自己的军师。
审配虽然脾气臭点,但其实是个古道热肠的好人,他对刘和的观感甚佳,连带着对刘和派来的将领也另眼相待,所以愿意帮着鲜于辅出谋划策。
审配告诉鲜于辅,驻守五阮关的统领张瓒有个弟弟,名叫张逸,如今是常山相孙瑾帐前曹掾,深得孙瑾的器重和赏识。孙瑾一向忠于汉室,对于代表汉家正统的刘虞心存敬意,曾在刘虞南下冀州时提供了许多支持。
审配建议鲜于辅直接率军前往常山治所元氏,找到曹掾张逸,由他引荐去见常山相孙瑾,在常山境内补充粮草兵械甚至是征召郡兵为己所用,然后兵发房子县,直接攻打袁绍囤积粮草的老巢。
鲜于辅曾随刘和在冀州呆过一个多月,对于审配的为人和能力比较了解,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将审配请到军中充任军师的原因。审配的建议很有见地,让鲜于辅茅塞顿开,于是毫不迟疑地采纳,率军直奔元氏县城而来。
数日之后,大军来到滹沱河北岸,再往前行便是赵云的老家真定县。徐邈在这里向鲜于辅提出想去一趟真定县的要求,鲜于辅虽然不知徐邈的用意,但也尊重这位“酒肉军师”的意见,于是派给徐邈百名骑兵充任卫士,然后带着兵马继续向南行进。
徐邈带着一百名“宣传骨干”进入真定县内,便大张旗鼓地宣传赵云、夏侯兰和两百多名真定好汉在幽州的功绩,深情讲述夏侯兰在歠仇水边以弱胜强护送大军粮草的感人故事,讲述赵云在歠仇水边三进三出杀得鲜卑贼众丧胆失魄的热血事迹,然后号召英勇善战的真定儿郎追随赵云和夏侯兰的足迹,投身军旅,建立功勋。
有时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新鲜出炉刚刚被树立起来的榜样,感召力更是令人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