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1 / 2)

谁说咱就一定要拜田丰、郭嘉、贾诩那样的牛人当军师?只要是真有本事,咱都统统来者不拒!

刘惠到来的第三日,魏攸带着五百多名士兵从宁城返回。这五百多士兵是经过赵云严格筛选,准备送入射字营和戟字营接受强化训练的好苗子。

其实,真要比拼射箭本领的话,赵云未必会输给慕容平。无论是枪术、剑术还是箭术,赵云样样精通,可谓真正的武学天才。刘和相信,如果将射字营设在宁城,赵云肯定也能够胜任,替自己训练处一批合格的弓箭手。

不过,赵云可不是这么用的。在刘和的人才规划中,赵云将来是要成长为统兵元帅的顶级人才,练兵这种事情客串一把就行,可不能当成了主业来经营。

其实,赵云目前肩负的任务已经非常重了,他不仅要负责宁城的所有军务,今后还要负责骑字营、长枪营两营的训练,手下又没有几个可供使唤的二、三流将领,很多事情需要他亲力亲为,这份考验和压力也不是谁都能够扛得下来。

魏攸见到刘惠时,除了吃惊之外,剩下的就是实心实意的尊敬和交好,一点都不带掺假的。

冀州和幽州一直就是互为依存,魏攸在幽州为官多年,不仅听说过刘惠的大名,更是见过好几面,算得上是老交情了。

魏攸拉着刘惠的手,一口一个“子惠兄”,叫得甚是热情,就连刘和见了都眼热的不行。等到背过人的时候,魏攸悄悄问刘和:“公子,真是恭喜你呀!能得刘子惠这样的大才,足见你已经获得河北士林之望!今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投奔幽州,投奔马城!”

刘和有些疑惑地看着魏攸,问道:“这个刘子惠真有这么大的号召力?为何我在高邑时从未听人说起过呢?”

魏攸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数落刘和:“公子当时就忙着用一国之地去换赵都尉了,哪里还会留意其他人啊。”

刘和摸摸鼻子,有些心虚,不好反驳魏攸。

又过了一日,刘放从高柳返回,也带着六百多名准备进入训练团射字营和戟字营参加训练的士兵。

刘放见到刘惠时,直接执弟子礼,这让刘和看了之后又是一阵猛眨眼睛,实在想不通刘放肿么也能认识刘惠呢!

刘放向刘和解释,说自己老家是在涿郡范阳,距离刘惠老家中山望都很近,前几年游学的时候便去过望都,专门拜访了刘惠这位冀州名士,所以要向刘惠行弟子礼。

刘放这边话还没说完,徐邈也带着五百多士兵从广宁回到了马城,见到刘惠之后纳头便拜,态度比刘放还要恭敬客气!

刘和此时已经麻木了,看着刘惠什么都不做,立刻就在众人面前树立起了威望,心里除了羡慕嫉妒之外,倒是不曾恨。

既然各路手下都已经返回,一直憋着劲准备大干一场的刘和于是不再低调,立即就给大家分发起官帽子来。

刘和首先内定刘惠为护乌桓校尉府长史,今后便是自己的幕僚长,居中负责府中大小事务,若是刘和统兵在外作战,则全权代理府中事务。

刘和已经想明白了,任用年过四旬的刘惠来担任长史这个职务,实在是最好不过。因为他的年纪、声望和才干都摆在那里,自己手下这些刚刚二十出头的下属人人都会服气,不至于去跟刘惠争名夺利。

若是长史这个位置换作魏攸或者程绪来担任,也勉强说得过去,当初刘虞将这二人留给刘和,估计就有这方面的考虑,但魏攸和程绪的眼光不够长远,真要是当了刘和的幕僚长,只怕是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

若是长史这个位置换作李严来担任,恐怕刘放和徐邈心里都会有些想法,或许他们嘴上不会说什么,但在共事时,必然会出现一些掣肘或者其他的问题。

除了内定刘惠为自己的长史,刘和还内定魏攸为校尉府功曹,内定程绪为校尉府门下贼曹,内定李严为校尉府主簿,内定刘放为校尉府主记,内定徐邈为校尉府门下督。

按照大汉官制,功曹负责官吏选用;门下贼曹负责司法和水火灾害防护;门下督负责巡查护卫、出行导从;主簿负责管理文书,此职位一般为心腹担任;主记负责文书记录。功曹、贼曹、门下督、主簿、主记,合称“门下五吏”,是将军官署和幕府之中最重要的官吏。

刘和如此安排,护乌桓校尉府最重要的七个职位便都确定了下来。其中长史为刘惠,司马为阎柔,“门下五吏”分别为魏攸、程绪、李严、刘放和徐邈。

按照刘和的本意,校尉府司马这个重要的职位是要留给的赵云的,但老爹当初为了安抚阎柔,同时也是为了牵制阎柔,已经将这个职位许给了阎柔,刘和也不好立即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