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1 / 2)

为了不冷场,鲜于辅开口说道:“本都尉倒是觉得齐治中所言有理,大家不妨合计一番,愿意跟着赵别驾解决马城之事的,便去帮赵别驾的忙;愿意跟着公孙从事解决大公子被袭之事的,便来帮公孙从事的忙!”

鲜于辅这话刚说完,鲜于银立即接口说道:“本都尉负责蓟县城中安宁,麾下数千步卒愿听公孙从事的调遣!”

鲜于辅这话等于是摆明了态度,要支持公孙纪到底。

齐周向右转头看看赵该,又向左转头看看公孙纪,然后再看看对面的鲜于辅,说道:“赵别驾日常处理事务繁杂,需要人手帮忙,在下便与赵别驾一起处置马城之事吧。”

赵该对于齐周在关键时刻选择站在自己一方表示满意,他盯着对面的鲜于辅说道:“弼诚都尉,如今马城需要大批粮草军辎,本官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筹措完毕,届时便有劳你率骑兵负责押运,不知可否?”

鲜于银点头,同意了赵该的这项提议。

“大家还有何话要说?”赵该转头四顾,结果人人都是埋头不语。

议事厅中顿时陷入到一种诡异的安静之中。

大家不语,但心中却明白经过今日之事,蓟县如今已经分成了两派,其中以公孙纪为主的一派似乎忠于大公子,而以赵该为主的一派则似乎忠于太傅大人。今后大家何去何从,却是要选择一个方向,不能再装作事不关己,一推了之。

实际上,昨天议事时,大家还没有觉得有什么为难,只要大公子站出来,他所想的第一件事情自然是解除马城之围,迎接太傅大人返回蓟县,这跟赵别驾的想法根本没有冲突,大家也就不用站队。

如今大公子重伤昏迷过去,能否醒来还在两可之间,赵别驾做出的一些决定,下面的人要不要去贯彻和执行,却是要好好思量了。

第七十四章 搂草打兔子

当日议事完毕之后,别驾赵该委派治中齐周带着人离开了蓟县,前往广阳、昌平、良乡、涿县等地为刘虞大军筹措粮草,他本人则继续坐镇蓟县,处理州中日常事务。

从事公孙纪则授意步兵都尉鲜于银封锁了蓟县的四门,在城中实施宵禁,然后派兵四处搜捕凶犯和奸细,引得城内一片惊恐不安。

刘和以养伤为由,躲在州牧府中冷眼旁观城中的一动一静,他时不时通过史阿和丁况两人暗中向赵该和鲜于辅等人传递消息,而赵云则打着为公子挑选卫士的旗号,名正言顺地出入于鲜于辅和鲜于银的军营之中,按照刘和的要求,精挑细选了一批年轻健壮的士兵出来,作为太傅卫队的预备人选。

公子遇袭可是一件大事,除了证明蓟县内部不安定,还说明保卫公子安全的力量严重不足,需要抓紧时间进行补充。

令刘和没有想到的是,在几天拉网式的搜查之下,除了抓捕了一批活跃在城中各处街巷的游侠儿,竟然真的发现了两群身份可疑、行踪诡秘的人!

刘和吃惊的是这两群身份极为可疑、行动极为隐秘的家伙,似乎与公孙纪并无联系,而且各自之间也是相互戒备,并非同伙。同时,从鲜于银那边传来的消息则证明公孙纪在当日并未派人袭击刘和,只是让人去赵府放了一把火。

在刘和看来,既然公孙纪当日没有派人前来袭击自己,那这问题可就严重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此事说明城内还潜藏着其他足以致命的势力,若是不能将这些危险分子清理干净,今后刘和岂不是要天天活在提心吊胆之中?

刘和立即派出赵云、史阿和丁况三人前去跟踪打探,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结果被赵云查明这两伙人当中一伙竟然是袁绍早在年初便派到蓟县监视刘虞的探子,而另外一伙则是塞外鲜卑人收买来的汉人奸细!

此时的蓟县城内依然处于戒严和锁闭的状态,这两伙人小心翼翼地到处躲藏,生怕被抓凶犯红了眼睛的鲜于都尉逮个正着。刘和现在若是想要剿灭这两伙人,并不困难,也就是一个命令而已,不过他却没有这么做。

经过一番商议,刘和采纳了李严的计策,安排人悄悄地将这两群人的线索“无意”中透给了立功心切的公孙纪,然后观察公孙纪的反应。

公孙府中,一名心腹正向公孙纪汇报着他的惊人发现。

“启禀大人,卑职今日带着几个兄弟搜索城西那几条街巷时,发现了一群身份可疑之人,这些人是年初从冀州过来的,似乎跟袁绍那边有些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