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方应物感慨万般神游天外之际,忽然又听到老泰山开口道:“如果刘叔温真的恬不知耻投靠了万眉州,未见得就是坏事,老夫有什么可担忧?
如果真到了那时候,内阁四人中,三个成了逆党,只有老夫一力支撑大局!看似是被孤立了,但是别忘了,内阁之外还有千千万万的官宦,大势何去何从?
必然是万众归心、人心所向,都要力挺老夫,一干正道清流也要捏着鼻子奉老夫为首。想起这个,老夫心里竟然有点期待啊,就算失败也没什么遗憾了。”
方应物愕然,自己觉得很严峻的形势,在刘棉花眼里居然是这么个模样。这哪是严峻?而是很好,不是小好,是大好。
最后方应物捏着鼻子道:“正所谓祸兮福之所依,老泰山高瞻远瞩,运用之妙在于一心,拯救大明社稷的重任便托付给老泰山了!”
刘棉花笑而不语:“还须你来佐助,不可懈怠了。关于你的前程问题,我会替你留意的。”
方应物便觉一阵轻松,让别人出头的感觉也不错!若刘棉花不成,自己再想想法子也不迟。
第六百二十九章 被看穿的阴谋
天子最近烦恼很多,最大的烦恼当然就是想重新选个称心如意的继承人,但却遭到了强力而普遍的反对。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别说是换太子这样一件事了,简直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强行上马也不是不可以,但后患很大,所以要将外朝、内廷、后宫都得摆平。
后宫这里,母后态度坚决支持现太子,那只能靠自己软磨硬泡了,无论哪个皇子不都是他的孙子?又何必厚此薄彼?
外朝方面,已经托付给忠心耿耿的首辅万安了,尽可能地拉拢同党,减少阻力。听说已经有了效果,有些重量级大臣会投向自己这边。
而在内廷这里,则是己方最弱的地方。关键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力挺现太子,相比之下却找不到能与怀恩分庭抗礼的人物。自己指使的梁芳等人威望差点,实在无法与怀恩抗争。
本来另一个重要太监汪直或许可以出面,但她态度却有点暧昧,在太子之争的问题上一直表现得不积极,平白无故让己方损失了一大助力。
在政治地位和实力上能与司礼监掌印太监掰腕子的角色,只怕也只有东厂提督勉强可以稍稍胜任了。
既然目前这个东厂提督不愿配合,那么是不是另换一个听话的人?天子朱见深对这个问题已经考虑了有一段时间了,但始终没有拿定主意。
这日,天子将梁芳和汪直都召了过来,很是开诚布公地谈道:“汪直你若不想参与废立之事,朕也不勉强你,但你总不好占着位置不放。”
梁芳大喜,上前奏道:“汪直杂念太多,总不能全心为皇爷效力。但皇爷仁慈,且放他去罢。”
汪直奏道:“奴婢身上一切皆由陛下所赐,皇爷若有旨意,奴婢全无二话!另外奴婢觉得,万万不可由梁芳接任,请皇爷明察。”
天子摆摆手道:“最烦听你们互相攻讦,你们就不能和和气气地共事?揭人短处的事情不必奏了,等过几日你们换一换职位。”
汪直欲言又止,最后无奈道:“皇爷既然不想听,奴婢也就不说了。”
按下闲话不提,却说方应物自从南方回来并上交钦差关防后,从程序上要接受都察院的考察,然后根据考察结果敲定新职务或者差遣。
如今考察的各项工作大都已经进行完毕,只差召方应物去都察院过堂询问了。在这日,都察院派了吏员去方家府上,告知方应物明日来都察院走程序。
不过到了次日,都察院并没有等来方应物,只有方应物派的长随过来,并携带文书一封呈递给负责此事的右副都御史屠滽。
屠大人对方应物不能到场颇为奇怪,拆开文书看了看,却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