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讲究门当户对,更何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与韩家结亲或者往来的人家,自然也是土豪大户。
大家都卖韩大老爷面子,何况面临钦差高压的非常时期,大家也都想找个由头聚会商议。及到后日,韩家花厅里提前备好的八张座位全都坐满了。
这九家合起来,起码拥有两万亩土地,数千名佃农,号召力绝不可小觑。
作为聚会的发起人,韩雄率先开口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个道理,谁人不晓?吾辈都是广有土地的人家,在苏州城里外都排得上号。那方钦差若是铁了心要清理田地,我们几家只怕首当其冲,都在劫难逃!”
韩雄的话,算是戳中了在座众人的心里。方钦差先前的高压手段还历历在目,叫众人暗暗畏惧——虽然当时对付的是采办太监和府衙,很难想象要是落到了自家头上,那又该如何抵挡?
不过也有人觉得韩大老爷危言耸听,疑问道:“韩兄你是否说得太过?我看那方钦差不是穷凶极恶之徒,目前是什么情势,还需再观察一阵子,何曾有你说的这样危险?”
韩雄扫了众人几眼,这才又解释道:“徐贤弟切勿不以为然!不瞒诸位,据我得到的绝对可靠消息,方钦差已经筹划着对我韩家动手了!在我韩家之后,你们能跑得掉么?”
众人纷纷大惊失色,猜测揣摩是一回事,但变成了事实就是另一回事了,连忙追问道:“消息可曾准确?”
韩雄点头道:“这消息千真万确、绝无虚假!昔年有个连我都记不清的一户人家,与我韩家结了仇后闹出点人命来。
而这家人的后人流落成了杭州花魁娘子,不知怎的与方应物勾搭上,如今这女子就在钦差公馆里大模大样住着。
而方应物这年轻人容易沉迷女色,被迷昏了头便想替那女子报仇雪恨,以此博美人一笑。更何况方钦差清理田土急需一个立威对象,我韩家就莫名其妙倒了霉。”
众人听着面面相觑,这仇人孤女十年后报仇的故事实在是有种戏文的既视感。但韩雄肯定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必然仔细打听好消息了,应该是确有此事。
又听韩大老爷慷慨激昂道:“如此韩家自然不能坐以待毙,诸位都是我韩家世代亲友,唇亡齿寒的道理实在无需多言了!今天是我请到了诸位,也许到了明天,就是诸位要请我韩家相助!
俗语云:独木不成林,如今吾辈只有齐心合力,结势自保,方可共保家业!”
众人便纷纷表态道:“韩兄放心,我等不是不晓事的人!世代交情在此,断然没有坐视不理的道理!”
第五百四十七章 舆情三板斧
所谓隐匿田地只是一个笼统的的法,具体操作手段可谓是八仙过海五花八门,在这上面地主们常常是挖空心思——
比如有功名的人具备一些免赋役特权,便非法接收超额土地投献,借此逃避赋役;又比如买卖土地时,勾结官府胥吏缩小地契面积,原本买卖十亩的,地契上却只写五亩;还有将土地假托到某家绝户名下的,然后想方设法注销了绝户户籍,然后土地便借此从官府籍册中“消失”;至于强行霸占土地,然后不在官府备案登记的,那都是最上不了台面的做法了。
在重赋重税的江南地方,许多大地主都免不了有这方面的问题。至少眼下坐在韩家大堂里的这九家里,没有一个敢说是完全清白的。
韩雄韩大老爷见自己费了一番口舌,渐渐将亲友家主们说服,心里也暗暗松了口气,要是他们都支持自己,那就人多胆壮了。
不然单凭韩家独自反抗钦差大臣,地头蛇对过江龙不敢说一定会失败,但风险却是非常大的,一旦失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韩大老爷得知钦差大臣打算对韩家下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将亲友家族都拉拢起来,将风险分散降低。
恰好此时,有个管事匆匆上了大堂,对韩雄禀报道:“老爷!据族人举报,今天庄子周边出现了一些陌生人,也没见办什么事情,只在附近转悠,见人便打探我韩家消息!”
韩雄拍案道:“不出所料,果然来了!这必然是钦差大人遣人来刺探情况!”
如果在座众人先前只信了八成,那么现在就是十成了,原来韩雄不是危言耸听,钦差大臣真的要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