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有个老吏从人群里走出。他站在了堂屋台阶上,对着人群高声叫道:“分司衙门赏了两只羊,人多肉少,若都分给兄弟们吃,怎么吃也是吃不够的!
在老夫看来,这里都是识文断字之人,不是外面的大头兵。故而用文人规矩行事,大家比较诗词,由我来评判!哪家人作得好,就把这只羊分给哪家仓库!”
从对羊肉的回味中惊省过来,方应物抬眼看了看,心里觉得这老吏真是附庸风雅,眼下这乱哄哄的场面哪点能和文雅沾边了?
他忍不住低声问孙大使:“此人是谁?”
孙大使介绍道:“此乃分司衙门里一个周姓老人,平素与我们仓库打交道很多,为人还算公允。
这比诗词夺羊肉,也是他发明的老惯例了,我们广有库连续五年都没赢过。你昨日说过会作诗词,可要卖卖力气,今年就靠你了!”
方应物恍然大悟,难怪昨天孙大使突然问起自己会不会诗词,原来是为了今天这出节目。
想至此,他不屑地轻笑一声,若要比较诗词……别说在这里,就是江南、京师又怎样?
当即又听到有人问道:“周老哥!不知题目是什么?”
那周姓老吏便公布了题目,“地处边塞,就以边塞为题!”
一只羊的诱惑是很大的,听到题目后,院子里陡然安静了下来,人人抓耳挠腮冥思苦想。
方应物并没有着急抢答,抱着后发制人的念头,慢慢喝着碗中酒水。
过了半晌,人群东边有人叫道,“有了有了,在下先献丑了!”随后他高声吟诵道:“秋天不好受,边城太早寒。八月穿冬衣,棉被冻我残!”
“好诗!”当即有人喝彩。
方应物一口酒水呛在了嗓子里,连连剧烈咳嗽,这也算好诗?
大大小小的雅集他也参与过不少次,耳闻过很多诗词助兴,可真没听过这样水平的诗词。
方应物正在愕然中,又有人叫道:“在下也有了,诸位听我一首!边塞野草到处长,北面沙漠遍地黄。榆林建城才五年,风吹日晒真沧桑!”
又是一片叫好声,比刚才的叫好声更加热烈,即使远隔两个路口,想必也能听到。因为这是七绝,比五绝字数多,当然更值得叫好。
在方应物瞠目结舌中,诗词佳作连连出现,一连有七八个人都当场做出了诗词。
对羊肉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院子里的气氛更加热烈起来,叫好声一浪高过一浪。
方应物品味着一首又一首“好诗”,越发感到今夜不虚此行,对边镇的人文环境有了更深刻、更直观、更理性的认识。他若出手,也太欺负人了……
之后就没出什么新诗词了,院中声浪渐渐平息下来,那周姓老吏大声问道:“还有没有?还有没有?若就这么多,我便从中选出最佳了!”
孙大使急得满头冒汗,站了起来叫道:“慢着!我们广有库还没有出诗词!”
周老吏很熟悉情况地反问道:“你们库那个谁不是病死了么?还有其他人会诗词?”
孙大使连忙将方应物拽了起来,“我们库有新人!上个月刚发配来的。”
被充当秘密武器的新人?众人一起看向方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