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2)

邱氏连嬷嬷都不敢信了,生怕是皇上找来套她话的,“裕王的遗腹子怎么和大公子扯上关系了?难道说大公子胆大包天,居然敢去冒充裕王的子嗣不成?他胆子真是大!”

嬷嬷知道邱氏是怎么想的,劝道,“太太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两位小公子着想。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想当初,太太千方百计从那死人堆里逃出来为的又是什么?委身大人这些年,难道不就是为了把大爷抚养成人,好让裕王死后留一线香火吗?如今,太太是功成身退了,自己可以一死了之,可两个小公子是无辜的呀,太太不能为了那一个而辜负了这两个。”

邱氏当然是怕死的,若是不怕死,她会在二十年前从裕王府逃出来吗?如果不是太怕死,会想尽办法要范翼遥的命,为的就是怕他的存在连累了自己吗?

嬷嬷一劝,她就想通了,“原也是这样,可他从小儿和我就不亲,我如今去求他,他会理我吗?会想到他的两个弟弟,会愿意帮他们在皇上面前求情吗?”

“太太这是说的哪里的话?”因与自己也是性命攸关,嬷嬷是说什么都要往好里劝的,“母子哪来隔夜仇?听说大爷如今都住在镇远侯府,镇远侯就那一个独生的女儿,把大爷看得跟亲儿子一样,大爷去求情,再加上镇远侯府,别说老爷被端王蒙骗了谋反,两个小公子根本不知情,就算跟着犯事,也无大碍呢!”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更新!

第53章

正说着, 山西布政使王远明领兵前来,将大同知府范家前前后后围了个水泄不通。

范绍成的尸体已经被挪了下来了, 王远明围着他转了一圈, 有些不明白, 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皇上在这位置上都坐了多少年了, 而范绍成举人出身,爬到如今这个位置上, 已经很不容易了,居然人心不足蛇吞象,想要谋求更大的富贵, 而铤而走险。

“真是便宜他了!”王远明挥挥手,让人将范绍成送走, 实在是, 范绍成这种原本应该明正典刑的人,却自缢而死,王远明有很大的责任。

当日, 王远明亲自压阵, 将范家里里外外的人全部都押解进京。

半个月后,邱氏等人被关进了刑部大牢。

范翼遥的毒已经解了一大半了, 只是身体还有些虚弱。入了冬之后, 京城飘起了大雪,镇远侯得皇上的圣旨,与范家的人在同一日进了京。他冲进镇远侯府,看到正坐在屋里, 拢着火盆,赏着窗外雪景的人,恍惚间,好似回到了三十年前,那时候的裕王也是这般年纪,在裕王府里西窗下,他也常常一坐就是好半日。

镇远侯还只是世子,当今皇上年纪也还小,他们都喜欢围着裕王,听他讲书,炉子里会温一壶酒,边上放一些橘子,炉火将橘子和酒香都烤出来了,整个屋子里弥漫着一股甜香,熏得人沉醉。

此时,范翼遥坐在椅子上,秦蓁坐在小矮凳上,她趴在范翼遥的腿上,范翼遥一下一下抚摸着她的长发,给她讲故事,“……小伙子看到灶台边那个美丽的姑娘,生怕她又像前次那样跑了,看到她把饭菜都端到了桌上了,小伙子连忙跳了进去,‘姑娘,你是谁?’……”

秦蓁“噗嗤”笑出声来了,范翼遥垂眸看着她,眼里的温柔几乎都要把人化成水了。镇远侯慢慢地退了出来,突然之间,他不那么想知道,范翼遥到底是不是裕王的儿子了。

他有多少年没有看到过女儿这般明媚的笑容了?

镇远侯转身出了门,宫里皇帝听说他来了,赶紧换了套衣服就到了前殿,在西暖阁里,镇远侯一身戎装未除,要俯身下拜,皇帝强行拉住了他,“坐吧,朕最近心情好得很,你别多礼惹朕生气。”

镇远侯笑道,“端王谋反,陛下心情好,这话说出去,臣民们会怎么想?”

皇帝也笑了起来,“一来,端王这颗毒瘤已经除了,其次,裕王兄的遗腹子找到了,皇兄九泉之下应当不会再怪朕了。”

皇帝一语未了,眼中已是含泪。镇远侯抹了一把眼泪,“臣才从府上过来,又看了那孩子。他在西窗下赏雪,臣看到他就想起了当年裕王殿下,好似看到了他当年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