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禀过,太子让咱们小心!”
次日,天没亮,镇远侯便领着一干亲卫离城,在风门大营点兵十万。旌旗猎猎,盔甲在阳光下闪着大片大片的光芒,兵刃上寒光点点,站在城楼之上遥望过去,风雷滚滚,杀气阵阵。
皇帝看着,眼里便溢出了笑意。太子偷偷地朝端王看去,见他依旧神色如常,对皇上道,“这一次,有镇远侯戍边,想必那突厥也会安分许多!”
皇帝点点头,“上古关易攻难守,这么多年,就靠着镇远侯的威名在守关。突厥以为镇远侯‘廉颇老矣’,朕就让他们看看,镇远侯‘尚能饭否’,更何况,大乾人才济济,难道朕就选不出一员接替镇远侯的将才不成?”
“当然不会!”端王笑道,“镇远侯亲手教出来的徒弟范翼遥,臣以为是可塑之才,将来必定能成大器,此乃陛下之福,大乾百姓之福!”
皇帝想到了什么,点点头,面儿上虽笑着,眼底已是闪过一缕杀戮之光,“待朕再好好看看!”
镇远侯的大军在晋州城外停了下来,是夜,没有月亮,一丝天光也无。秦蓁率领了两万精兵抄小路返回。而晋州城里,两万府兵独立入编。
三日后,天降大雪,十万将士寸步难行,镇远侯下令原地扎营。
消息传回京城,端王喜不自禁,“这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至尊之位,九五之尊,他等了多少年,盼了多少年?大皇子殁的这些年,他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多少次梦里,皇帝将当年证明大皇子谋逆的那封亲笔书信拍到他的脸上,“端王,你死定了!”
他醒过来的时候都是一身冷汗。
秦蓁率领的两万将士朝京城日夜兼程,此时的京城已是四面楚歌,皇城四周是小公爷带兵把守,正面与范翼遥对峙,京城四周是昌宁伯的女婿领兵三万,将京城围得水泼不进。
一层围着一层,谁也不敢先动,直到镇远侯的消息传来,那边,十万大军因大雪滞留,进退两难。
皇城门口,端王骑在高头大马上,脸上含着势在必得的笑容。镇远侯走了,带走了京城周边的十万兵马,此时的皇城,仅仅只有剩下的八卫,但又有什么关系?端王朝身边的昌宁伯看了一眼,身后是被挟持的文武百官。
“陛下,还记得当年大皇兄吗?这些年来,陛下有没有做过噩梦,有没有梦见过大皇兄向陛下索命?陛下,当年裕王府里流出来的血漫过了整条街道,满京城的人都闻到了那浓浓的血腥味,陛下坐在九五之尊的位置上,还安心吗?”
皇帝气得朝前冲去,恨不得跃下城楼将端王就地正法。他早就怀疑端王了,只不过,当年他继位之后,因为大皇兄满门抄斩而恨透了那些兄弟姐妹们,唯独端王被洗得最干净而放过了端王。
他无论如何也要留个把兄弟,唯恐被史书记上一笔“暴虐凉薄”。
谁知道,竟然把最大的,最该死的一个给漏了。得知端王要谋逆,皇帝好久都没有回过神来,也好久都不敢相信。
太子死死地拉住了皇帝,“父皇,不要冲动,不要被端王激怒。父皇难道不想知道,十多年前,到底是谁害了大伯伯的吗?如今,机会来了!”
皇帝深吸一口气,“端王,朕现在才想起来,当年,朕在江南,你也在江南,也正是因为你当年不在京城,才让朕在登极的时候,才会详细你是清白的!”
“那些信都是你写的?你请了人,模仿了大皇兄的笔迹,写了那么多给突厥的信。潜伏在突厥那边当所谓接头人的人也都是你安排的。自始至终,你就是在自导自演,你以为大皇兄不在了,你就是长子,凭着你那么多年经营的好名声,你就能当太子了吗?”
多少陈年老账,当年先皇硕果仅存的两个儿子,一个城墙之上,一个城墙之下对骂。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更新!
第50章
“臣不懂陛下是什么意思。”端王撸了撸袖子, 心里压着不耐烦,只要攻进这座城门, 他就是九五之尊了, 想了多少年了, “臣只知道大皇兄死得太冤, 大皇兄那样惊才绝艳的人死了,把人活着的希望带走了。皇上, 若说当年谁和大皇兄最亲,难道不是皇上和镇远侯吗?”
“你们日日出入大皇兄的书房,与他那般亲近, 你们就是利用了大皇兄对你们的信任对大皇兄下手的。大皇兄不在了,谁最后得了最大的好处, 难道如今坐在皇位上的人是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