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娘拉着小满的衣袖央求小满:“这是娘帮我相看的人家,说是医术高明家底殷实,人又厚道老实,我嫁过去只有享福的份儿,只是我不想那么早就嫁人,你便陪我去罢。万一他看上你了呢。”
小满无语,大姐,你是我见过的人里面颜值最高的,咱俩站一起,正常人都能猜到看中你的概率要高于看中我的概率好嘛?
不过看栀娘满脸潮红、粉面含春的样子,小满还忍心说什么,也罢,也罢,就让我陪你去罢。
栀娘开心的四处宣扬小满要和自己一起去相亲事宜,赵昀就莫名其妙的脸色低沉,栀娘心中暗爽:我就是特意让你知道的好嘛。
小满却不知道赵昀态度如何,她在厨房里忙着做另一道病号饭:骨汤猫耳朵。这是一道浙江汉族小吃,起源年代已不可考,但是由于做起来麻烦,在现代倒是有些逐渐少见。
先选了个猪排骨清洗干净,平日里这道菜要以羊汤入馔的,只是羊肉为发物,如今赵昀有伤,只好选排骨了,猪肉性平,是养伤的滋补品。
排骨在水中煮到水开后换水另煮,如此有效去除肉中的骚味。放些干山楂片,去腥易烂。
取了面粉活成面团,再将菠菜汁和红菜汁,如此有了白色、红色、绿色三色面团。
再搓成长长条状物,再将三种颜色摞在一起压得粘合起来,再切取横截面,在竹帘上用力压出花纹,松开手,三色面片自己蜷缩起来,恰似一个小小的猫咪耳朵形状。
此时排骨汤已经煮成,小满将那猫耳朵煮熟,放入排骨汤,加些胡萝卜丁,青菜丁、蛋皮丝,看上去颜色鲜艳。
再取出排骨,做一道红烧排骨,做一个凉拌胡萝卜丝,一道荷塘小炒,一道清蒸山药糕做配菜。
几道家常菜端上去,赵昀的脸色好多了,特别是听说那道排骨猫耳朵汤是特意为他所做的病号饭,顿时神色初霁。
小石头却还是不敢动筷,小满扶额,自己在小朋友心目中已经由“割雀鸟舌头”变成了“割猫咪耳朵”的大恶魔了,还是李婶耐心,劝导他这也是面食,还说哪日里小石头可以来灶间跟她们一起做这道猫耳朵。
小满叹息:还是中老年人懂得育儿。
栀娘倒是没啥兴趣,她的心思现在全都在两日后那一场相看上面,一直在琢磨怎么不动声色搞砸这件事情。
李伯倒是很喜欢那一道红烧排骨,直说烧得够味。小满笑吟吟将菜谱留给了厨房。
赵昀胃口很好,不同于往日里看着饭食唉声叹气,李婶看他吃了一碗又一碗,心中高兴,可是高兴过后心中却隐约担心。
转眼过了两日,便是相看的日子。小满信守承诺,陪栀娘一同出发,开始了穿越后的第一次相亲。
相看是在汴京城中一家小型酒楼里,栀娘和小满一早就坐了马车前往汴京城中,城中还是热热闹闹,如今已近腊月,十里八乡已经有商人前来采买贩运年货,街边的南北干货、酒肆画舫、杂耍摊子,全都开得喜庆,倒比前几个月热闹些,栀娘只觉双眼不够看,不住的掀起马车帘往外看,小满嗔笑:“栀丫头就在乡下照料了我二十来天,就跟多久没进过城似的。”,栀娘不理她,心里只反反复复惦记着待会怎么才能让人家看不上自己。
下了马车,林妈妈和一位媒婆还有一位中年妇人早等在那里,那妇人是今日里要相亲的南宫牧的表姐李秀秀。她心中感慨:姑父姑母是难得的大善人,行医问诊积善积德,自己家穷得乡下过不下去,只好来汴京投奔姑父姑母家,姑父给自己爹爹寻了个营生,姑母还给自己寻了个好人家,置办了一份厚实的嫁妆,将自己风风光光给嫁了。谁料姑父姑母相继染病去世,娘家表弟无父母管束,年过二十还不娶妻,自己做表姐的,为了报答姑父母只得操这份心了。
再看两位小娘子,一位娇俏动人,明妍惊艳,让人再也移不开眼;另一位虽相貌不及前者倾国倾城,却也清秀温婉,再一听,那位美艳的是今日里的正主,另一位小娘子只是陪同过来,于是暗地里满意的点点头:表弟对于相亲这件事一直极为抗拒,自己又是以哭诉姑父姑母泉下不安心,又是威逼表弟若不娶妻以后休想到自己家蹭饭,软硬皆施才拖了过来,相看相看,小娘子的外貌占了一大半,那林栀娘是李秀秀生平所见最美的女子了,天下男子,面对这样美貌,哪有不动心的。
上了酒楼,那茶酒博士带她们进了个齐楚阁儿,酒席上早就坐着南宫牧,栀娘只做害羞状,看也不看一眼,拿扇遮面坐下了,小满却无甚可忌讳的,盯着看了下,长得也是寻常,气质倒不错,有几份儒雅的感觉。
桌上早有些瓜果茶点,南宫牧招呼大家喝茶,小满老老实实说:“我喝花茶”,栀娘却眼珠子一转,问那茶博士:“店家,拿你这里最贵的茶来。”,一边说还一边扇着扇子,一脸的鄙夷。
小满觉得好笑,这是要扮演一位拜金势利女郎嘛。
那南宫牧挑挑眉,饶有兴趣的打量了一下栀娘。林姨悄悄给栀娘使了个警告的颜色,还是南宫姐姐将话岔开:“听说林娘子做得一手好女红,不知道今日里穿在身上的这件褙子可是林娘子自己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