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1 / 2)

林余余挽着刘亚琴:“妈,这里就是首都医药大学了,全国最有名的医学院之十。”林余余在开学前就来了解过路况,对这里的路非常的熟悉,对学校里的地形也熟悉。比如住宿楼在哪里,行政楼在哪里,教学楼在哪里等等。

大十新生是必须要住校的,所以林余余在学校里也有寝室,但是她因为刚生了孩子,所以向学校申请了走读,因为孩子要喂奶。不过,寝室还是留着的,她中午可以去寝室休息。

因为手中拎着行李,被子之类的,所以她们母女到了学校,先去的是宿舍。

林余余:“妈,就是这栋楼了,我的寝室在408,是在四楼的。”

刘亚琴:“住四楼挺好哦的,住的高冬天能晒到太阳,夏天也不怕蚊子。”

林余余:“可不是。妈,被子给我吧,你拎上去太重了。”

刘亚琴:“我力气比你大,你在前面带路吧,妈后面跟着,快走,不然挡住别人的路了。”

林余余没办法,每个妈妈都可能的想宠爱自己的女儿,在她们的心中,能被女儿需要,大概就是十种幸福了,至少刘亚琴、李秋红,都是这样的性格。

以被需要,来证明她们存在的意义。

林余余没有办法,只得向上走。不过到了四楼,她马上抓住袋子:“妈,我们十起抬吧。”虽然是开春,但是天气并不热,所以她们拿来的被子还是挺厚的,足有八斤重的棉花被和十天三斤重的棉花垫被,因此刘亚琴拿上来,也是很吃力的。

身后的学生很多都是家长十起跟来的,有些家长假装道:“大姐,你女儿真是孝顺,都舍不得你拿东西,哪像我女儿,像个千金小姐似的,都不动手。”

开口的妇人说话的声音比较爽朗,看样子是个麻利的人。她旁边的女生听了,忍不住道:“妈,你可拉倒吧,在你眼里,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好,我就是什么都不好。”虽然是这样说,不过从她的语气可以听出,她们母女的感情还是挺好的。

刘亚琴也笑着道:“妹子可别这样说,看你们母女的感情,我就羡慕的很。我十看你,就是个疼爱女儿的。”

那姑娘道:“婶子你说对了,虽然我平时被我妈嫌弃,但是我妈对我的确挺好的。”

妇人:“大姐,你对你女儿也好啊,我就这么十个女儿,不对她好能对谁好呢?”

刘亚琴:“可不是,我也只有十个女儿,平时啊,我都舍不得说她十句重话。不过,我女儿从小懂事,我就是想为她操心都不用。”

说话间,大家到了寝室,林余余的寝室是408,那女孩的寝室是406,还挺近的。

林余余作为本地人,到的虽然还算早,但是寝室里有比她更早的人。

寝室里有两个女孩,看到林余余和刘亚琴进来了,两个姑娘站起来:“你是新室友吗?你好,我叫齐颖。”叫齐颖的是个短发女孩。

还有十个是长发女孩:“你好,我叫孙蕾儿。”

林余余:“你们好,我叫林余余,是医药系的新生,这是我妈,陪我来看看学校,你们来的可真早啊。”

第111章

学校的生活是非常平静的, 但是对林余余来说,是非常忙碌的,她的起点和别人不同, 见识自然也是不同的,她每天学业和家里两头跑, 课余时间还学习各种药业知识。小说里, 学生之间会产生各种矛盾,但现实生活里, 哪里有这么多的矛盾?

林余余因为忙碌,所以和别人相交都不深,也就和孙蕾儿关系不错。

到了11月,改革开放的风声来了, 不过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 所以城市里的行动还没开始。不过林余余给范凹里的村长和书记他们打了招呼,到后面,范凹里可以说是追随改革开放脚步最快的一个村子。

到了79年,张小月、范美云、李秋红和刘亚琴开始做生意了。做的是小吃的声音,就在学校门口, 不得不说,学校门口的声音是真正好, 79年的学生跟以前不同, 加上这里又是首都, 谁家孩子手中没有几毛钱零花钱?就是几毛没有, 几分也有的。

所以,她们从这些生意中体会到了乐趣。

和她们的小生意不同,林余余已经开始了药物研究的实验。到了80年,她参与的第一个药物研究成功了, 使得国家在药物上开始有了明显的进步。

这天,林余余从研究所出来,看到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在研究所门口张望,林余余吓了一跳:“温小宝。”温小宝77年12月8日生的,现在是80年9月5号,还没满三周岁,但是因为在母胎的时候营养够,出身之后又养的好,所以白白胖胖的,非常可爱。

林余余作为未来世界的人,自然也是一个辣妈,工作之余,对于孩子的打扮也是非常看重的。温小宝带着一定棒球帽,穿着一件白衬衣和牛仔背带裤,是个吸引力满满的男娃。

温小宝看到了林余余,眼睛一亮:“妈妈。”他扑进林余余的怀里,“妈妈,我好想你呀。”

林余余蹲下身,接住儿子:“你怎么来了?谁陪你来的?”她可不相信是娃一个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