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 / 2)

正在他觉得自己没帮上忙的时候,向来因不善于言辞而从不参与这种讨论的白朗竟然出来说了一句:“也不见得。”

他不像郎小殷,因为年纪小有些怯懦,平日里不敢太过发表自己的意见,总怕惹人不快。他只是纯粹说不过,然后怕自己因为这个一气之下把人给打了。而这也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除了刘于清因为熟悉他的脾性,也可能是小时候被揍得多了,长大就无师自通知道不触及他炸毛的点,因此被揍得少外。其余人或多或少都见识了他拳脚的风貌。

此时他说话,哪怕其他人内心有一万句想要反驳的,但都不敢轻易张口,毕竟白朗实在是太容易因为说不过就动手了。

真是文学没落,让这般性子粗野,动不动就武力胁迫的人也混入了文人的队伍!

其他人对此敢怒不敢言,此时所有人都忍气吞声,只等白朗发表完见解,想着不管他说得有多离谱。他们都要憋着不反驳,先把这茬子糊弄过去再说。

白朗也不在乎别人是因为怕自己打人才闭嘴,还是认同自己才闭嘴,反正他们已经闭嘴了,过程并不重要,结果才是关键。

刘于清见没人说话,于是站出来道:“怎么说?”

白朗太了解刘于清,知道他并不是纯粹为了给他一个台阶下,而是因为他也隐隐跟他想到一处去了。这般,他才肯张开口解释:“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刘于清一点就通:“为了先一步占据大义。”他跟其他还在半山腰不肯下来的人解释:“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不管用什么方式,只要让更多的人一起反对白话,就行了。”

他成功说服了所有人。

想好要怎么办以后,就只需要把他们认为好的文章和道理,用白话翻译一遍就是了。大家忙活了差不多一晚上,都对明天的讲学雄心壮志。

郎小殷睡前仍旧有些没底,他第一次站出来发表意见,还让所有人都接受了,不由得就觉得自己身上多了许多的责任,深怕这件事再遇什么挫折,然后成为了所有人的罪人。他小声冲着刘于清嘀咕:“要是没多少人听怎么办?”

刘于清又哪里不知道他心里担心的。想着这小孩,跟着他们一路游山玩水,也没抗过什么事,一遇到要自己担责的事,难免就有些心惊胆战。等多遇几遭就心态平和了。

他本来想说,没人会怪你,但是这种话说出来没什么营养,就算真的没人怪罪,可是自己心里头也难道就好受了?其实郎小殷在意的也不是这种推脱责任的事,能跟大家玩在一起的,就算年纪小,也不会真的就是懦弱。

他就道:“尽人事安天命。我们努力做好自己的,不管什么结果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