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 / 2)

“我问我那了不起的,热爱种田的大诗人爷爷,为什么父亲这么了不起的人却总是认为自己没有用呢?”

“爷爷告诉我,那是因为父亲是一名木匠。”

“世人总认为匠人是低贱的,是下九流,父亲的罪并不是他真的有罪,而是世人对他的偏见,施加给他的罪。”

“偏见,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词,就觉得它非常的厉害,它能够让一个没有罪的人背负着不存在的罪名,它能让我无所不能,最了不起的父亲认为自己无能又无用。”

“为了更了解偏见的力量,我问无伯伯,你认为父亲厉害还是爷爷厉害?”

“无伯伯说,各有各的厉害。”

“我想无伯伯吃的是我家的饭,所以不愿意跟我说实话,于是我让无伯伯带我去镇上,我问田地里种田的农民:一个诗人和一个木匠,谁厉害?”

“农民跟我说:木匠更厉害,诗人作的诗又不能当饭吃,木匠打的家具却是真的离不开。”

“我很高兴,又很困惑,那为什么父亲仍旧认为自己有罪呢?我又去问了很多人,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有人认为那还是诗人更厉害,因为作诗作的厉害能够当官,当官可就了不得了。而木匠再如何厉害,一辈子也就只能当一个木匠。”

“然后我发现,其实诗人和木匠都不厉害,最厉害的是当官的。”

“因为诗人有机会被选去当官,所以哪怕他作的诗既不能吃又不能用,仍旧比木匠要厉害。”

“我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我还有很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作诗作得厉害的人能当官,木匠做得厉害的就不能当官呢?”

“又比如爷爷跟我说世人看不到父亲的厉害,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父亲的能耐所以有了偏见,但我发现其实世人并不是不了解木匠,相反,他们太了解木匠了,所以认为他不厉害。”

“后面,我又问了一个读书人,他的回答才让我感受到了偏见。他说自然是诗人厉害,作诗要动脑,一首好诗需要契机,有的人一辈子可能只作出一首能流传千古的好诗。但是木匠就不需要动脑,只用动手。”

“木匠不需要动脑吗?我看过父亲绘制的图纸,我见过父亲每夜为了制造更方便的工具埋头苦思。我心想,这才是真正的偏见。这读书人没见过木匠是怎么做事的,就以为这是轻松简单的。”

“我带着我的答案去反驳了爷爷,我说世人对木匠没有偏见,因为他们经常要跟木匠打交道,而相反的是,他们对于诗人才有偏见。这种偏见是因为他们无法理解人只需要动动脑子,拿起棍子随便写几个字就能做官,于是把他想象的无比厉害,才能劝自己心平气和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