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之外还惹人怜。
“其实我什么都不好,”师师委婉的说,“千里马要有伯乐,买画的也要有赏画的人,如果不是有孙公子这样的人来赏识,我那些玩意儿哪有啥意思!”
“你这回答才有意思!”孙公子笑着敬她一杯酒,“师师的知音,上至风雨楼主戚少商、风流才子周邦彦,下至皇帝赵佶、天杀宰相蔡京,全都是你的知音知心,京华绝代李佳人的一颦一笑一歌一舞一句诗同还怕无人常识!”
这句话说的半甜半酸,半讥半讽,半疯不癫,有骨有肉,有意有思,更令戚少商觉得有趣的是:这人居然把“上至……”的人物摆他在天,反而把“人上人”的皇帝丞相,放在“下至……”那一档里,足见其人言行特立狂放。
李师师仍是笑。
灯火轻烃的晃。
栏杆前的月桂花也在轻颤。
——如此良辰美景,原来李师师是竟容与这人共度!
这人长得很高,背影颀长,但却背向戚少商而坐。
然而,还是可以从后侧的颧额上,看到他两道眉毛之末梢,像两把黑色的刀锋,每说一句话,每吐一个字,那两把黑刀就似跃了一跃,变了一招。
这人说完了那句半带刺半配肉的话后,又敬了李师师一杯酒。
他敬酒的方式也很奇特。
他是把酒一口子尽,但意犹未尽,好像还要咬崩那酒杯一个缺口才甘休似的。
他敬酒,但完全不勉强人喝酒。
他只是喝他的。
师师也不喝酒。
她看他喝。
——这些年来,她在青楼烟花之地,阅人无数,是以,她自是懂得什么时候该饮酒,什么时候不该饮;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乃至什么时候该只听人说话,什么时候须对方说一句她便得要驳斥一句。
面对这人,他下喝,只看他喝。
这人从不勉强人喝酒。
这人喝酒像吞服刀子,一把一把炙热的尖刀徒肚里吞。
而且还吞得脸不改容——只越来越是煞白。
他喝酒就像在复仇——仇人不多,但行动却很剧烈的那种。
酒可以不喝,但对方的话她却一定答:
“女为悦己者容。我就算有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一个男人欣赏我又有何用?我只要我喜欢的人欣赏我、喜爱我。女为己者悦容。”
她第一句是“女为说己者容”,第二句是“女为己者悦容”,字都一样,但编排颠倒了,意思就完全下一样了。所以她说了两次,次次荡气回肠。
可是神色却不知怎的,在戚少商这般熟悉李师师而且心细如发的人看去,显得有些慌张。
——为什么她会有些几慌张?
尽管她掩饰得极好,戚少商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当李师师一直托辞找藉口不与他出行共游,他就养成了一眼便看出这名动沛京的绝世佳人,什么时候是真的,什么时候好但是真的,以及什么时候绝对不是真的了。
那脸向李师师(却背向戚少商)的男子听了,却带点冷峻的问:
“贾奕呢?贾奕词,天下知,人也风流倜傥,他不是你闺中艳友么?他给你写过一首《南乡子》,还是他的才情之作呢!”
说到这里,竟漫声吟了起来:“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浑似梦,追欢刹那,共瞻困倦眠。一夜说盟言,满掬沈檀喟瑞烟。报送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绢当宿钱。”
吟罢,他一口便干尽了杯中酒。
他的人很高。
露出来的一截脖子很白,也很长。
——白得让戚少商想起:要是一剑斩下去,血溅头落的情景。
却听李师师叹道:“贾奕?他一听圣上要在民宫修潜道,马上就吓得绝足不敢来这里了。连色胆也阙如,哪比得您的英雄气?”
那汉子道,“英雄气?惊才绝艳的秦少游有一首《生查子》,也把你的美写活了:‘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成时,说与青城道。看遍颖川花,不及师师好。’他可是摆明态度真赞颂你来着——他也不是你的知音吗?”
李师师微喟道,“他?添了脂粉气,少了丈大志。”
“丈夫志?英雄味?”那汉子又一干而尽一杯洒。
他的背很挺。
——连饮酒的时候也是。
戚少商这才注意到桌子上(靠近这汉子身前之处),放着一尾琴。
焦尾蛇纹虎眼赤衣琴。
戚少商从没见过李师师有这口琴。
——显然,那琴非李师师之物。
只不知这口琴是这汉子的,还是他拿来送给李师师的。
戚少商遥遥看着这口琴:他不是看出了琴弦的韵意,而是看出了琴里的杀气。
杀机。
“那么说,戚少商戚大寨主,他是最有英雄气、丈夫味了吧?”那汉子道,“——他也不是你的知已情人吗?”
他这句问题一问,间得戚少商凝住了神。
他屏息细聆。
他也想知道答案。
正想知道。
真想知道。
答案是一声叹息。
一一幽幽。
悠悠。
那是李师师的喟叹。
4.多情总为无情伤
对李师师的回答,戚少商宛似给迎脸击了一拳。
痛却在心。
虽然师师什么都没有回答。
她只叹了一声。
这就够了。
在这时候的戚少商,已经过长久的深情与寂寞,而此际他的人已历风霜,但偏是情怀未老、情更炽,他本来有满怀的真情要去送出这一朵花,以及不惜用他全部的前程去追求一个女子一一
——只要在这时候恰好出现值得他付出真情的女子。
一一李师师是吗?
他不介意她的过去。
他不介怀她出身青楼。
他甚至不去计较李师师爱他是否像他对她一般深。
——也许谁都不算太深刻,至少还没演变到大深刻。
就在这时候,他就听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尽管李师师并没有回答。
但她只留下了一声:
叹息。
戚少商忽然觉得啪的一声,身体内里好像有什么东西碎裂了,而他和他的自尊和自信一下子仿佛只值得三钱半,就像正摆在那背向他而坐的汉子面前的那只空杯子。
——尽管他尚未深情,但总是个多情的人。
多情总被无情伤。
很伤。
伤情比伤神更伤。
随着那一声叹息,那颀长身形的男子却笑了。
一面笑着,一面把他杯中酒一干而尽,然后仍以一种带头拨锐的语调说:“难道这人你也一样觉得他不行吗?”
戚少商在屋檐外窥伺着此人,情绪复杂起伏,只觉此人同情、可厌,但也居然有点亲切有趣。
——这人的来历,呼之欲出,而且他跟李师师的关系,以及谈话的内容,每每都引起他莫大的兴趣。
可厌的是这人说话尖锐,自以为是,好像非如此口出狂言不能表现出他遗世而独立的狂态来似的。
他连他语调拨尖提高也听不顺耳。
戚少商本来就不喜欢这种故作猖狂的人,可是不知怎的,偏又觉得此人与自己似有颇多相近之处,似曾相识。
而且居然还有点可亲。
但最令他憎恨的是:
对方问了师师这一个问题。
而且还听到了李师师的那一声叹息。
他恨不得杀了他灭口。
他极希望李师师能说话。
说什么都好,只要说一些话,总好过这样像一片叶落的一声轻叹。
他有受辱的感觉。
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