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 / 2)

天下无敌 温瑞安 3409 字 13天前

巨侠问下去,“他竟背叛自己师门,把‘四分半坛’搞得个四分五裂,投靠了大将军,小看收容这种人,只怕没什么好处。”

高小上的浓眉深锁,仿佛思虑要周密得把他双眉之间的印堂也横闩了起来似的。他本来就有点眉压眼,而且,好像是双眉把两目上了两道枷锁。但他的话依然有力。

回答依然快。

且有分寸。

------------

陟彼青山(2)

------------

“陈九九九是背叛师门,得以全身,”高小上说,“但就是因为他依附了惊怖大将军,日后,凌落石的败亡,只怕也是他有份造成的——从这点看,他是个能忍辱负重,恩仇不忘之人。”

方巨侠知道高小上的消息正确。

因为他一早已知晓“绝神君”的来历与来路。

他只不过是要再问一次。

他要看看高小上怎么个看法。

他也想听听“小诸葛”怎么说。

所以他再问了下去:“那么,‘何十三太保横练’呢?据说,她是个火暴、粗暴的人。”

“是的。”高小上扯扯他肩上的褡裢,道,“只不过,她是因为太崇拜巨侠您,为了要接近您,为您效劳,她才加入‘有桥集团’,为小侯爷所用——她其实要服侍的是‘大侯爷’。”

巨侠叹了一声,没说什么。

他却发现陈九九九一双贼眼,仍老往雷媚那儿瞟去;“何十三太保横练”却常往他那儿望来。

不过,方应看却没有邀“何十三太保横练”和“绝神君”一道上山。

他只邀唐三少爷同行。

他们看见远山。

那一层一层、仿佛在虚无缥缈间的连峦翠峰。

他们要上山。

“义父,”方应看遥指云雾围绕的山峰,“我们要陟彼青山。”

是的,陟彼青山。

巨侠要去寻找他的爱妻。

本来是执自之手,与子偕老,却又何忍悲莫悲兮生离别!

在巨侠心中,那位美丽女子亘常是一把痛苦的小刀,镂刻着他易惊易喜的心灵。

——君之去我,弹指经年。年年此夜,碧海青天!

——昔君与我,有影皆双。我有疑豫,我搉君商。我有豪情,君悦君赏。我唱君和,我瑜君埸。今我失君,形影彷徨!

路上,巨侠问方应看:“当日,你别与我,留在京师,不是答应过我要为国家做大事、为人们做好事的吗?而今,且问热血何在?”

“在的。”方应看道,“正如义父你背上的金红剑一样,不是本应随师公埋于青冢中吗?而今,你重出江湖,便宝剑与巨侠俱在!”

然后他说:“我不想先引人注目,所以,故意表现不出色、没志气。我不要让人提防,故此,特别做出令人瞧不起、不上道的事情。我不许打草惊蛇,因而,有心耽于逸乐、疏于奋进。其实我自有打算。‘有桥集团’也是我的一个跨步的石拱而已。我用人,也只用有用的人,不问其声名、私德,只问其肯不肯为我效命。我志在澄清天下,但第一步得先要获得皇帝身边大臣、宦官的信任,然后才能得到天子的信重,方才能展抱负、放手任事,许杀佞臣贼子,重振大宋天威。”

“宋朝积弱,既比不上秦的虎视六合,一令天下;也比不上大汉赫赫武功、大唐皇皇盛世。本朝重文轻武,儒士老是喋喋不休,争论不息,却不见得民富国强,不孝孩儿,早已看不顺眼,坐立不安。”方应看如是说,“我一直都想做点事,但我年少无知,义父又不常在身边助我,我不想一旦仓促起事,一败涂地,牵累义父盖世英名,所以我只能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地去做。请义父准许我些时日,俟适当时机,我一定会给义父一个惊喜。”

方巨侠听了,对方应看陡生无限怜惜。

山在远处。

他们行近。

山在上。

他们上山。

------------

踏遍青山人未归(1)

------------

1问道于盲

山愈高愈寒。

阳光却愈好。

巨侠的脸色却不太好。

而且还愈来愈不好。

他挨着山壁走,好像有点喘,脸色也渐苍白,有时候,遇到陡坡、峭峰,他会在快步中忽而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