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皆西来,肤黑类猿,非汉土之人。”
“非我族类,不得不防。”
看到周仲孙的秘奏,桓容嘴角直抽。
他佩服古人的脑洞,却对这种“匮乏”的形容很是无语。
西域胡发瞳异色,类猿;极西之地来的商人,丑陋多毛,不识礼仪,完全不用说,继续类猿。至于表书中的僧人,不出预料的话,七成来自于后世的天竺和东南亚,一样是肤黑类猿。
总之,凡异邦之人,不识礼仪教化,多数类猿。
这不是他信口胡诌,关于类似的记载,史书上都能查到实据。
换成后世,绝对有一场口水仗可打。如今却是认真的记录,不觉有半点不对。
随着入建康朝贡的队伍日多,史官的笔也是越来越忙。
每次看到类似语句,桓容都忍不住嘴角直抽。两次憋笑憋得难受,引来史官奇怪一瞥,心中怀疑,陛下这是怎么了?
不管可不可乐,周仲孙的秘奏很快引起桓容的重视。
经过慎重考虑,并询问过郗愔谢安等人的意见,桓容下旨,不许这些僧人沙弥入境,已经进来的,发现一个撵一个。
还是那句话,他对宗教没有任何意见,只是以目前的情况,国家想要进一步发展,在统一后继续扩大版图,有些苗头还是不要出现为好。
太和七年,八月
北地战火燃起,秦玦秦玸带兵增援朔方,鏖战两个日夜,挡住高车大军。
秦玖接到旨意,率西河兵北上雁门,再次横刀立马,临阵杀敌。
秦玚镇守西海,牢牢挡住乌孙骑兵,未让敌兵踏入西海郡半步。
秦玓返回三韩,亲自率军剿灭高句丽残余势力,在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旧土上过了两遍筛子,又立起五座京观。
秦璟收到桓汉国书,将长安暂托秦玒,点文武二十余人,伴驾同往荆州。
双方的会面地点定在襄阳,为确保安全,桓冲离开姑孰,率部曲先奔襄阳,从侄子手中接过当地防务,做出万全布置。
长安亦调遣精锐,在秦璟到来之前布下重重防护。
沿着边界线,双方摆开架势,立起营盘,刁斗森严,旌旗招展。
知道的,这是两国天子会晤。不知道的,八成会以为长安和建康一言不合,正准备开战。
小小一座襄阳城,聚集了天下目光。
无论长安和建康,此时都绷紧了神经,准备迎接一切可能到来的变化。
相比他人的紧张,桓容则十分放松,从建康登船,过豫州后改行陆路,恰遇八月好景,沿途放慢脚步,心情十分不错。